慈禧太后最珍爱小人书 60大寿唯一看中的贺礼

别以为老佛爷只会整天板着脸跟大臣说军机大事 , 下了朝 , 她跟我们一样 , 也需要消遣 。看小人书 , 就是她的消遣方式之一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聊斋图说》 , 就是清代红顶商人徐润送给老佛爷的一套小人书 。这是根据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绘制而成的 。1894年 , 慈禧六十寿辰 , 她在颐和园举行庆典 , 接受朝廷百官的朝贺 。面对百官进献的古玩珍宝 , 慈禧不再觉得新鲜 , 唯有礼单中的一套《聊斋图说》连环画 , 让她觉得非常有趣 , 于是叫人拿来过目 。看到装裱精美、图文并茂的《聊斋图说》 , 她非常喜爱 。
据专家考证 , 《聊斋图说》是清代商人徐润组织当时的知名画家绘制而成 。徐润 , 是晚清著名的红顶商人 , 原名徐以璋 , 广东香山县(今珠海市)人 。咸丰年间 , 他随叔父到上海做生意 。19世纪60年代 , 徐润以开设茶庄起家 , 后创办水险公司 , 并涉足出版业 , 于1881年与弟弟徐宏甫一起在上海创办同文书局 , 奉朝廷之命 , 印刷“内廷传办”的百部《图书集成》 , 其中包括《康熙字典》、《子史精华》、《佩文斋书画谱》、《易筋经》等 。慈禧六十大寿这年 , 他听说慈禧喜欢读《聊斋志异》 , 就把当时的绘画名家召集到一起 , 绘制了这套《聊斋图说》 。
《聊斋图说》原48册 , 今存世46册 。画册为折叠本 , 封面和封底均以织锦装裱 , 非常精美 。全书共绘有420个聊斋故事 。每篇故事的绘图 , 少则1页 , 多则5页 。多为一页绘图配一页文字 。文字为题诗和故事 , 如《宦娘》的题诗为:“偶因避雨遇多情 , 愿结婚姻竟未能;夜静更阑弹一曲 , 良缘暗里代经营 。”题诗后紧接着讲述一名温姓书生因为避雨偶遇宦娘的故事 。文字旁边 , 是色彩华丽的画面 。如此 , 每页一题诗、一故事、一绘画 , 图文并茂 , 形象生动 , 每个聊斋故事的内容都一目了然 。
《聊斋图说》的艺术水准很高 。在众多画作中 , 国家博物馆馆藏的《聊斋图说》图册笔法细腻、色彩华丽、描写生动 , 艺术水准很高 。在《聊斋志异》中 , 蒲松龄特别注意人物性格的描述 。《聊斋图说》同样具有这样的艺术魅力 , 如画面中的婴宁(《婴宁》) , 无论是爬在树上 , 还是骑在马上 , 都巧笑嫣然 , 比蒲松龄文字下的婴宁更为形象、具体和生动 。《聊斋图说》还丰富和发展了原著《聊斋志异》的内容 。比如《阿绣》中杂货铺一节 , 原著仅写道:刘子固到舅舅家 , 看见杂货铺中一名女子非常漂亮 , 暗暗喜欢上她 , 于是到杂货铺中假托买扇子 , 与该女孩搭讪 。至于杂货店中的具体陈设 , 文中只字未提 。
而《聊斋图说》却可以看到阿绣经营的杂货铺 。绘图中如此形象的店铺门面和细节 , 全凭创作者对生活的细致观察 , 才能一一绘制出来 。在画面构图上 , 《聊斋图说》也非常讲究 。如《画皮》的绘画 , 画面正中床上 , 铺着一张美女人皮 , 一个全身绿色的狞厉之鬼 , 正执笔在人皮上绘画 , 非常富有戏剧性 。细看书斋内的陈设 , 都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家居摆设 , 条案方几 , 绣墩坐榻 , 书函画轴 , 水石盆景 , 其式样质地一丝不苟 。
【慈禧太后最珍爱小人书 60大寿唯一看中的贺礼】侠骨柔肠的红玉 , 天真善良的婴宁 , 温柔多情的狐女……这些在原著中令人喜爱、代表着真善美的传奇女子 , 在《聊斋图说》中都可以一一见到 。在《聊斋图说》中 , 还能看到像《江城》里追打丈夫的悍妇江城 , 《马介甫》中虐待公婆的恶媳尹氏 。清代学者纪昀曾说《聊斋志异》“一书而兼二体” , 书中既有人物传奇 , 又有奇闻趣事 。而《聊斋图说》同样把这些精彩内容表现了出来 , 其中活灵活现的画面 , 为读者复活了原著中的精彩文字 , 让人看到插图作者的神奇想象 。文图均据新浪《聊斋图说·侠女》的绘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