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崇陵地宫的观世音菩萨长胡子之谜
当考古人员进入光绪皇帝崇陵地宫,竟然意外发现第二道石门东门上的菩萨像上一个奇怪的现象 。
崇陵地宫第二道石门:东门扇上雕刻的是观世音菩萨,她大慈大悲,右肩花上的念珠象征着诸佛无量;西门扇上雕刻的是地藏王菩萨,她代表大愿,右肩花上托的画卷能满足众生无边的善愿 。
【光绪崇陵地宫的观世音菩萨长胡子之谜】在这些菩萨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乾隆皇帝的裕陵地宫的石门上的菩萨都是妙龄美女形象,而光绪帝的崇陵地宫,石门上的菩萨则与裕陵的不同,第二道石门上的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是一位带有长胡须的男性老人形象 。在人们印象中,观世音菩萨是一位美丽端庄、大慈大悲、神通广大、普度众生的女佛,通常被描绘成头戴宝冠,身披璎珞,袒胸露臂,锦衣绣裙,秋波流动,玉容含情,左手托净瓶,右手拿柳枝,足踏莲台,是一位法像端庄、亭亭玉立的美女形象 。那么崇陵地宫中的观音菩萨为什么是男性的老者呢?
原来,在佛学中,菩萨是不分性别的,无论其刚开始的出身是男是女,当修成正果,成为法力无边、救苦救难的佛之后,其显示在人们面前的可以是女性形象,也可以是男性的形象 。
所以,在崇陵地宫中将第二道石门上的观音菩萨雕塑成男性是可以理解的 。但为什么不将崇陵地宫石门中所有菩萨都雕成男性,只将第二道石门菩萨留上胡须?
乾隆皇帝第二道石门西扇(左)上的观世音雕像
笔者认为,这与清皇室政治统治的思想变化有很大的关系,乾隆朝国富民强,天下太平,国泰民安 。这时期产生的雕刻作品,都是表示祥和温馨形态的艺术品 。在乾隆后期,政治腐败,经济消退,社会动荡,但国家还算是基本完整,并没有受到外国列强的侵犯与政治的不平等对待,这种情况维持到道光朝,鸦片战争的开始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时期,在这之后,也就是道光朝开始,清陵建筑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地宫装饰雕刻正式被取消了,石门上起装饰和心理保护状态的菩萨雕像也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从残留的道光帝东陵宝华峪地宫的石门来看,石门上菩萨雕像在这时期就已经变成男相了,也许清廷统治者认为,只有拥有男性的刚强,才能更好地整治中国并防御外国列强的侵犯,女性的优美和柔性已经不适合当时的统治现状了 。所以将石门上观音菩萨的雕像,由原先在大众中固有的女性形象变为男相,期望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拯救和教化广大民众顺从统治者的愿望 。
推荐阅读
- 揭秘古代宫廷投毒三大秘法 古代皇家投毒谜案
- 道光皇帝一脚踢死长子后 故宫石狮竟现异样
- 中国古代著名男宠 后宫美女在他面前黯然失色
- 古代皇帝房事 后宫佳丽生理期“带血作战”
- 荒诞之极的汉灵帝 后宫女子得穿开裆裤便于临幸
- 后宫秘史 皇帝妃子的房事为何需太监帮忙
- 清宫密闻 紫禁城里的寡妇们为何极容易得肝病?
- 慈禧凌辱身边的宫女 尺度让人难以接受
- 唐朝后宫采用轮岗侍寝是真的吗 唐朝后宫的人性化
- 开国皇帝杨坚为何因偷腥被皇后逼得离宫出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