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相王安石的胸怀 主动为政敌苏轼求情保
人的嘴主要有两个功能,一是吃饭,二是说话 。话不在多而在于精,症结要说到点子上 。说不到点子上的话叫废话,再多也没用,那叫话唠;说到点子上的话,就可能会出言如山,一语中的,一句顶一万句 。
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办案的一帮仕宦欲置苏轼于死地而后快,但杀照样不杀,神宗一时举棋不定 。症结时刻,资深元老王安石上书说:“安有盛世而杀才士乎?”据说,苏轼最后能保住脑袋就取决于王安石这一句话 。须知,他们二人是政敌,若换他人,朝廷杀了我的政敌,正中下怀,我不落井下石,也就不错了,何苦替他出头,为他求情?可王安石到底是王安石,,这一代名相的帽子不是白给的 。
照样北宋,范仲淹搞庆历变法,重要内容之一是反糜烂,挖出不少贪官,抄家查办时家属后代哭哭啼啼的,有些办案的官员就手软了,皇帝也踌躇了 。到底还搞不搞了?范仲淹力排众议,一句话掷地有声:“一路哭不如一家哭!”坚定了摇动者的决心,铁腕反贪,真抓了不少蛀虫,吏治官风大为好转,人心亦为之一振 。
到了清初,康熙的十几个成年儿子都盯着皇位不放,结党营私,明争冷战,闹得乌烟瘴气 。平心而论,他的儿子个个都有本事,定谁接班都有事理,康熙很纠结,这时,有大臣进言说:立储看皇孙 。康熙马上如醍醐灌顶,毫不踌躇地选定了四阿哥胤禛,因为他最钟爱也最看好的孙子弘历,便是胤禛的儿子 。或许就因为这一句话,造就了康、雍、乾盛世,也未可知 。
【一代名相王安石的胸怀 主动为政敌苏轼求情保】清道光年,鸦片危害日趋激烈,朝中主张禁烟派与否决禁烟派吵成一团,相持不下,各讲各理,道光皇帝也没主意了 。这时,林则徐的一句话让他下了决心:“鸦片流毒天下,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这可是要命的事,弄欠好祖宗留下的江山都没了,忍不住道光不狠下决心禁烟,中国近代史就因此转向 。
推荐阅读
- 三国时期两位最淫艳的女人 一生都在玩弄男人
- 民国乱象 第一外交官顾维钧被通缉穿女装逃走
- 一介汉将 大元皇帝忽必烈竟管他叫“大哥”?
- 奇闻:唐朝高僧一行捉北斗七星以救恩人之子
- 明代画家吴伟 一介乞丐竟然也能成为“画状元”
- 此人一生杀了三个皇帝还被奉为“忠臣”
- 真奇怪 为何秦始皇一辈子都不立皇后呢?
- 真正的唐朝美女长什么样 揭唐朝美女的真相
- 爱国诗人屈原之死疑云 自杀说未必是事件真相
- 道光皇帝一脚踢死长子后 故宫石狮竟现异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