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真实宋江是小人物 没有与高俅正面交过手
在施耐庵笔下,宋江是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之首;替天行道,“两赢童贯”“三败高俅” 。然而,真实的宋江是这样吗?
反抗朝廷重税,做起义农民首领
一部《水浒传》,让以宋江为首的一百单八将,家喻户晓 。在宋朝上百次的农民起义中,宋江所领导的这一支无论是规模,还是对宋朝当局的打击,都非常小 。梁山水浒文化研究专家孔德雨研究了水浒文化多年 。他也认为,宋江确实举行过起义,导火索是宋朝当局设置了“西城括田所”,解决朝廷财政困难 。
所谓的括田所,就是宣布将整个梁山泊八百里水域全部收为公有,并且规定,百姓凡入湖捕鱼、采藕、割蒲,都要依船只大小课以重税 。梁山泊周围的贫苦农民与渔民,交不起重税,长期积压的不满终于爆发了 。到宋徽宗宣和元年(公元 1119 年),这支农民队伍正式宣告起义,宋江就是其中一个农民首领 。史学家的研究成果可以证实,宋江是山东郓城县水堡乡宋家村人 。
“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兵数万无敢抗者”
不过,根据史料记载,宋江领导的这次农民起义,规模只有三十六人 。孔德雨认为,官方记载的“三十六人,可能也是三十六个农民头领,还有其他追随者” 。不过,与同时期的方腊起义相比,规模要小得多 。
最初,这支农民军的活动区域的确是在梁山泊 。不过由于真实的梁山并不像《水浒传》中描写的那样在水中央,而是在湖泊最北端的边缘位置 。湖面只要稍有萎缩,梁山山体便会脱离水面 。如果梁山周围没有湖水作为屏障,便无险可守,作为根据地的条件也就随之丧失 。资料显示,北宋宣和年初,梁山泊已经出现了萎缩现象,山寨屏障时有时无,难以抵抗官兵攻打,于是宋江不得不放弃梁山根据地 。
《宋史·侯蒙传》就提到了宋江离开梁山后的活动:“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兵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 。”
宋江没有与高俅正面交过手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在宋江的带领下,“两赢童贯”“三败高俅”……在史学家看来,这对宋江的能力过于夸大 。孔德雨曾统计过与宋江正面打过仗的宋朝官员,只有四个人,并不包含高俅 。第一个是武功大夫折可存 。折可存的墓志铭上记载,其在镇压了方腊反叛之后,奉命捕获宋江 。第二个是沂州知府蒋圆 。
根据记载,他在山东做知府时,正赶上宋江起义 。蒋圆以重兵把守交通要道,宋江无法前进,便要求在此“借路通过” 。蒋圆假装答应.意在拖延时间,暗中派人秘密侦察,发现宋江的队伍已经没有粮食可吃,趁机发起猛攻,宋江大败 。第三个是王师心,当时的职位是海州沐阳县尉,曾与宋江激战 。最后一个就是海州知州张叔夜 。在元朝人编纂的《宋史》中记载,是张叔夜打败了宋江 。这时候,距离宋江举起反旗只有两年多的时间 。
宋江的结局并无定论
宋江在《水浒传》中给大家留下的印象就是,虽然反对官府,但并不反天子,他起义最终也是为了做官 。因此毛主席也曾评价宋江“是个投降派” 。按正史记载,宋江投降后也的确被招安了并成为征讨方腊的马前卒 。不过到了明清之后,关于宋江是否攻打方腊有了争议 。尤其是到了现代,出土的《折可存墓志铭》中写道:折可存是在征方腊胜利后才逮住宋江的 。
【史上真实宋江是小人物 没有与高俅正面交过手】在海州城南有一座小山,像一只白虎蹲伏在那里,人们叫它白虎山 。白虎山北有座坟墓,人称“好汉茔” 。海州人代代相传:“宋江并没有投降,他同其他三十五名梁山好汉,一起被张叔夜杀害了,埋在这座坟墓里 。”当地还有一首诗:“白壁虎山阴,坟冢草木青 。问是谁家墓?梁山好汉茔 。”
推荐阅读
- 历史上被裸刑处死的三大美女 她们都国色天香
- 轶事:历史上有个皇帝养了私生子还不敢承认
- 揭秘历史上最真实的反清复明以及失败原因
- 中国史上唯一的状元驸马是谁?
- 中国历史上的疯狂裁员 唐太宗时期裁员七成
- 三国历史上诸葛亮北伐失败背后的战略误判
- “红颜祸水”究竟是指历史上哪位绝色美人?
- 中国历史上喜欢与和尚私通的四位皇后
-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四次寒冷期 冻死者难以计数
- 张公艺九代同堂 中国史上唯一九世同堂家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