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何不称帝?曹操不称帝的五大原因是什么
自“挟天子以令诸侯”开始,曹操步步为营,向着天子的宝座渐渐逼近,直到公元219年,他与孙权联合,通过“襄樊战役”将蜀汉第一猛将关羽置于死地,接着孙权遣使入贡,向曹操称臣,并劝曹操取代汉朝自称大魏皇帝,按说到了此时,曹操称帝已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可是他为什么没有称帝呢?
1、孙权劝曹操称帝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的
孙权认为支持曹操称帝可以获得曹操的信任,从而实现吴魏之间的和解,自己就可以专心对付蜀汉,襄樊战役中,孙权为了从刘备手中夺回荆州,从背后袭击关羽,帮了曹操的大忙,但却得罪了刘备,吴蜀之间长达十年的联盟就此结束,这时他比什么时候都更需要缓和同曹魏的矛盾,否则就会陷入腹背受敌的不利境地 。
【曹操为何不称帝?曹操不称帝的五大原因是什么】其实,孙权认为曹操如果真的称帝,拥汉派将会强烈反对,曹操因此陷入困境,减轻对吴国的威胁 。
因此,孙权阳奉阴违,曹操看穿了孙权的意图,不肯轻易上当 。
2、担心会给政敌和拥汉派一个舆论上的借口
从当时的形势来看,曹操如果贸然称帝,确实会给政敌和拥汉派势利一个舆论上的借口,使自己政治上陷入被动 。
纵观曹操的一生,内部的反对和反叛大多发生在他被封为魏公、魏王之后,因此,继续维持献帝这块招牌,对于安抚拥汉派,巩固内部,仍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
3、为保自己晚年的声誉名节
至少从建安十五年(公元210)起,曹操一再“自明本志”,说自己绝对没有代汉自立的意图,言辞恳切,说了差不多十年,现在如果突然改变主意,否定自己,对自己的声誉名节必然会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不如坚持把戏演下去好 。
4、实权比虚名更重要
更重要的是,曹操是一个讲求实际的人,只要掌握了实权,虚名并不重要,“施于有政,是亦为政”一语,是他内心想法的真是写照 。
5、年纪大了,将不久于人世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曹操已是65岁的老头,年纪大了,估计自己将不久于人世,这也可能是他不愿意称帝的一个原因 。
总之,曹操不当皇帝,是从策略上全面权衡得失后所作出的决定,是一种周密而明智的谋虑 。
推荐阅读
- 秦始皇为何不停开疆拓土的原因 只因自卑作祟
- 风尘才女寇白门为何不惜与出轨情人玉石俱焚?
- 真奇怪 为何秦始皇一辈子都不立皇后呢?
- 浑身是胆赵子龙 为何被老婆用绣花针扎死了
- 西门庆为何要花巨资买朋友情义?
- 吕洞宾墓中疑云 道士墓穴为何男女合葬
- 蠢笨如猪的安禄山为何能成为大唐军界第一人?
- 刘姥姥与巧姐的联系 巧姐为何也是十二金钗之一
- 揭秘千古迷团:12个远古文明为何突然销声匿迹
- 殷素素为何要自杀 殷素素和俞岱岩的恩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