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中“百人斩”是如何公诸于众的?
南京大屠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展陈结尾 , 一间黑洞洞的屋子 。每隔12秒 , 会有一滴水从屋顶落下 , 一位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的肖像在墙壁上闪现 , 瞬间又湮灭在黑暗之中 。“滴答”的水声 , 重锤一样敲击着每个参观者的心——持续六个星期的南京大屠杀 , 30万同胞遇难 , 相当于每12秒 , 就有一个中国人惨死在日军屠刀之下 。
这种惨绝人寰的杀戮 , 在南京城陷之前就已经开始了 。在从淞沪战场向南京进攻的途中 , 两名日本军官展开了一场“百人斩杀人竞赛” , 以先杀满百人者为胜 。到攻入南京时 , 两人一个杀了105名中国人 , 另一个则杀了106人 。
这两个杀人狂魔 , 一个叫向井敏明 , 一个叫野田毅 。当时的日本媒体对这场“竞赛”大肆宣扬 , 并留下了一张着名的合影 。两人并肩跨立 , 军刀拄地 , 脸上挂着日军式的骄横微笑 。这张照片冷酷残忍的形象 , 成了日本侵略者最典型的标志 , 也成了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魇 , 深植在中国人的心头 。
“百人斩”血色凝结十年之后的1947年 , 这张让人不寒而栗的合影被时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中国检察官秘书的高文彬发现 , 随即传回国内 。中国向驻日盟军总部提出了追捕、引渡向井敏明和野田毅的要求 , 一场针对这两头嗜血野兽的国际抓捕开始了 。
远东军事法庭
1945年8月15日 ,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中国人民历时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终于赢来了胜利 。
正义的审判紧随着胜利的欢庆 。9月2日 , 日本投降签字仪式举行过后 , 麦克阿瑟宣布逮捕日本战犯 , 东条英机等108名前日本军政要人被宣布为甲级战犯 。
1946年1月19日 ,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成立 , 举世瞩目的东京审判开始了 。代表中国出席的法官是时年42岁的梅汝璈 , 时任立法委员兼外交委员会主席、上海复旦大学教授;检察官向哲浚 , 时任上海特区首席检察官、东吴大学法律系教授 。此外 , 还有杨寿林、方福枢、裘劭恒、刘子健等数位法学家出任助手 。
【南京大屠杀中“百人斩”是如何公诸于众的?】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 , 这也让中国检察官的举证工作异常繁重 。正式审判之前的1946年三四月间 , 早已投入前期工作的向哲浚频繁回国搜集证据 , 同时也物色既懂英文又熟悉法律的人充实力量 。
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 , 因此迎来了人生的重大机缘 。他就是时年仅24岁的高文彬 , 中国现在唯一在世的东京审判见证者 。
1945年夏 , 日本投降的时刻 , 高文彬在东吴大学获得了法学学士学位 。大学毕业后 , 他先后担任国民政府上海地方法院刑庭书记官和上海老闸区区公所户政股长 。由于招架不住各方应酬 , 他很快就辞职了 。就在这时 ,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中国检察官向哲浚到上海招英语翻译 , 东吴大学教授刘世芳把高文彬推荐给了向哲浚 。
高文彬英语极好 , 直到现在仍能每天在电脑上和远在美国的女儿用英语聊天 。他毕业于东吴大学法学院 , 这里是当时中国唯一一所除了大陆法以外还教授英美法的学校 。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采用的恰恰是英美法系 。
1946年5月16日 , 高文彬抵达日本 , 从盟军专用的巴士上下来 , 步入设在原日本陆军司令部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此时 , 法庭开庭已经13天 。
“首批28名被告人被指控犯有55项罪状 , 主要被归结为破坏和平罪、违反战争法规及违反人道罪 。”高文彬说 , “审理共经历两年半时间 , 开庭818次 , 受理证据4000多件 。”
1948年11月12日 , 长达1200多页的判决书终于出炉 。28名日本人中 , 7人被处极刑——包括战争的发动者东条英机 , 手中沾满中国人鲜血的土肥原、板垣征四郎;另外21名战犯分别被判无期或有期徒刑 。
尽管出庭时间不多 , 但每天阅读庭审记录让高文彬对审理过程了如指掌 。起初他是作为翻译来到东京的 , 很快就被向哲浚任命为秘书 , 协助搜集、整理证据 。
推荐阅读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佛教的“卍”与纳粹标志“卐”之间有何关系?
- 华夏始祖黄帝的故事
- 一介汉将 大元皇帝忽必烈竟管他叫“大哥”?
- 明代画家吴伟 一介乞丐竟然也能成为“画状元”
- 此人一生杀了三个皇帝还被奉为“忠臣”
- 李白真死于自己的水中捞月吗?他是怎么死的
- 抗战英烈周卓然 誓死抗日牺牲在中条山的骑兵少将
- 红楼梦中宝珠是谁?宝珠为什么做了秦可卿的义女
- 佤族的历史在“司岗里”中是怎样体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