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死刑犯天天抱字典研究,被狱友嘲笑,1994年法院通知他:改判



江苏死刑犯天天抱字典研究,被狱友嘲笑,1994年法院通知他:改判


文章图片



江苏死刑犯天天抱字典研究,被狱友嘲笑,1994年法院通知他:改判


文章图片



江苏死刑犯天天抱字典研究,被狱友嘲笑,1994年法院通知他:改判


文章图片



江苏死刑犯天天抱字典研究,被狱友嘲笑,1994年法院通知他:改判


“命运并非机遇 , 而是一种选择 。 ”
这句话 , 曾流传网络多年 , 但很多人并不怎么信 。
直到1994年 , 南京死刑犯仲开龙 , 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 , 靠自己的努力获得二次生命 , 身边的狱友们才不得不承认:对一个人来说 , 做出明智的选择是何其重要 。
一:贪污100多万 , 他确实该死仲开龙1966年出生于江苏 , 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 。 早前 , 仲家已经生了3个女儿 , 在那个“儿子是块宝”的年代 , 他的出生让父母欣喜不已 。 于是 , 父母凑足了钱 , 为儿子的出生大摆宴席 。
席间 , 一位有文化的知青 , 看了看襁褓里眉清目秀的孩子 , 说道:此子奇逸有龙象 , 就叫开龙吧!
那个年代的老一辈 , 总是格外愿意相信所谓的“骨象”、“龙象” , 旁人的一句无心之言 , 他们总是信以为真 。 因此 , 听说儿子会有出息的仲家父母硬是想尽办法 , 送儿子上学 , 指望他将来真的能飞黄腾达 。
还别说 , 仲开龙还真的让老两口一度看到了希望 。 1984年 , 18岁的他考上了省里的外贸学校 , 并在3年后被分配进了中国化工进出口公司江苏分公司 。

上世纪80年代 , 能在进出口公司工作 , 这种荣耀是现在很多年轻人想不到的 。 仲家父母都觉得 , 当年知青的话开始应验了 , 3个姐姐在婆家也都脸上有光 。
当时 , 仲开龙的工作岗位是公司的开票员 , 虽然每个月拿到手的工资不到100元 , 但身上的担子却并不轻 。 因为 , 他要同时负责高压聚乙烯、低压聚乙稀等物资的管理和财务结算 。
像低压聚乙烯这种东西 , 被当地人俗称塑料粒子 , 对这么大的进出口公司来说 , 显然属于不起眼的物件 。 而仲开龙本人 , 在城里没有任何人脉背景 , 行事作风又很低调 , 极少有人注意到他 。
旁人没注意到他手上的“实权” , 但一些精明的商人却早早地盯上了他 。 一天 , 一个姓夏的老同学 , 突然找到仲开龙 , 又是请他吃饭、又是给他送东西 。
早前在学校里 , 像仲开龙这样的“乡下人” , 其实是不太受待见的 , 怎么一毕业倒成了“香饽饽”呢?这让他觉得很纳闷 。 很快 , 他就明白了原因:夏同学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 他想要仲开龙手上管着的那批物资 。
一开始 , 仲开龙就明白:如果自己这样做了 , 就是在犯罪 。 因此 , 他曾多次拒绝夏同学 。 只是 , 后来当夏同学的5000块钱摆在他面前时 , 仲开龙犹豫了 。 5000块钱 , 他得不吃不喝好几年 , 才能攒下来 。
仲开龙想起早前也见过一位同事干过类似的事 , 因为总公司制度不完善 , 也没有被发现 。 别人能做得“神不知鬼不觉” , 说不定我也能!带着这种侥幸心理 , 仲开龙被不法商人们成功地拉下了水 。
此后 , 从1987年到1990年 , 在短短3年时间里 , 仲开龙直接或经他人转手 , 多次侵吞国家财产 , 所获赃款高达上百万 。
而这一年 , 他才24岁 。
一个24岁的“百万富翁” , 他该怎么花这些钱?
仲开龙是一个拥有高智商的年轻人 , 他做了一系列安排:
首先 , 他购买了一批国债 , 算是给自己的未来留后路 。
其次 , 他还特意印了一些名片 , 上面写着他的名字以及他个人能提供哪些服务 。 他认为 , 如果将来有人来查他的财产来源时 , 他就可以说:我在外面做了好多兼职 , 钱都是我自己辛苦赚来的!
在做了这些准备后 , 仲开龙开始低调地“改善生活” 。

一来 , 他买了很多书 , 整整装满了半间屋子 。
仲开龙很喜欢文学 , 但当年上学时家里穷 , 别人买得起的课外书 , 他都买不起 。 因此 , 从小到大 , 其他孩子都馋零食 , 仲开龙却总是“馋”别人手上抱的课外书 。
同时 , 仲开龙也认为自己是块干文学的料 。 他始终记得 , 上小学5年级的时候 , 老师让他们写一篇抗洪抢险的文章 。 仲开龙“洋洋洒洒” , 一共用了12个漂亮的排比句 , 被老师当成范文 , 拿到班上朗读 。 多年后 , 仲开龙提起这件事 , 仍得意得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