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亿公里外探测器传回数据,科学家:我们被土卫一的表面欺骗了



14亿公里外探测器传回数据,科学家:我们被土卫一的表面欺骗了


文章图片



14亿公里外探测器传回数据,科学家:我们被土卫一的表面欺骗了


文章图片



14亿公里外探测器传回数据,科学家:我们被土卫一的表面欺骗了


文章图片



14亿公里外探测器传回数据,科学家:我们被土卫一的表面欺骗了


文章图片


用于探索宇宙深处景象的探测器造价一般都极为高昂 , 制造难度、发射成本也非常高 , 所以一般我们都是希望这些探测器的使用寿命越长越好 , 在资金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功能越强大越大 。 如果探测器在奔赴宇宙深处的过程中失去了联系或者坠毁 , 我们一般都会感到极为心痛 , 但是有一个探测器在坠毁的时候 , 科学家却鼓掌欢呼 , 这是怎么回事?



卡西尼号探测器坠毁 , 科学家为什么欢呼

这个探测器就是卡西尼号探测器 , 它坠毁在土星 , 科学家却感到很高兴其实是有原因的 。 因为我们的探测器在制造以及发射的过程中可能会在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携带了一些地球的微生物 , 如果这个探测器奔赴太阳、金星这样环境极为恶劣的星球 , 倒没有什么所谓 , 因为在极高温的情况下 , 探测器中所携带的微生物是没法生存的 。 但是如果探测器的目的地是一个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 , 那这些探测器所携带的微生物可能就会给这些潜在的生命星球带来了“物种入侵” , 即地球的微生物可能会污染了这些潜在的生命星球 , 可能会给这些潜在的外星生命带去超乎想象的威胁 。 在土星系统中 , 就有很多潜在的生命星球 , 如泰坦星就可能存在生命 。



即使某些可能宜居的星球不存在生命 , 但是当我们人类的探测器悄悄地将一些微生物带去这些星球以后 , 这些微生物可能会在这些环境相对优越的星球生长起来 , 对于我们人类探索外星生命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困难 。 因为当我们在这些星球发现了所谓的外星生命以后 , 我们不知道这些生命是这些星球本土就存在的 , 还是探测器带过去的 。 想要甄别这些生物是哪里来的 , 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因为地球的微生物到达一个陌生的星球以后可能会出现我们意想不到的变异 。




14亿公里外发现“隐形”海洋世界

在1997年10月15日发射升空的卡西尼号探测器重达6吨 , 高达7米 , 由17个国家联合研制 , 搭载了27种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仪器 , 是上世纪最后一个用于行星探索的大型探测器 , 也是人类进入空间时代以来最大国际合作课题之一 。 从搭载的设备数量来看 , 卡西尼号探测器的功能可以说是非常强大的 , 参与的国家也非常多 , 这样一来其实可以降低研制的难度与成本 。



虽然土星与地球的最近距离不到13亿公里、最远不超过16亿公里 , 但是卡西尼号探测器奔赴土星的飞行路程长达35亿公里 。 这是因为卡西尼号探测器实在是太重了 , 想要让它在短短的7年时间内抵达土星 , 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下需要使用超过70吨的燃料 , 但就目前而言 , 我们人类没法早出这么强大的运载火箭 。 所以 , 卡西尼号探测器不得不使用引力弹弓效应来加快速度 。 虽然卡西尼号探测器采用的是迂回的飞行路线 , 飞往土星的行程长达35亿千米 , 但是飞行的时间并没有因此增加 , 而且也大大节省了燃料 , 在2004年顺利进入土星轨道 , 在完成使命以后 , 为了避免探测器给泰坦星这些潜在的生命星球带去污染 , 科学家让其在2017年9月15日坠毁在土星大气中 , 在高压和高温下蒸发殆尽 , 完全投入土星的怀抱 。




“死星卫星”或隐藏着内部海洋

土星系统中有很多卫星 , 除了大名鼎鼎的泰坦星外 , 还有很多卫星都存在未知的海洋 , 跟《星球大战》中的死星相似而闻名的土卫一被称为“死星卫星” , 就存在一些不为人知的海洋 。 发表在《Icarus》上的一项研究指出 , 卡西尼号探测器传回的证据表明土卫一在其冰冷的表面下有液体 。




研究人员表示 , 土卫一看起来似乎非常安静 , 但是卡西尼号探测器发现这颗卫星出现了奇怪的振动或振荡 , 这表明这是一个能够支持内部海洋的地质活跃体 , 土卫一的内部温度足够高 , 足以形成液态海洋 , 但又不至于温暖到破坏卫星厚厚的冰壳 , 我们被土卫一的表面欺骗了 。 研究人员根据探测器传回的数据 , 计算出土卫一冰壳的厚度可能达到19英里(大约为31公里) 。 如果土卫一真的存在海洋 , 那这代表了一类新的小型“隐形”海洋世界 , 在它的表面不会暴露出海洋的存在 。 在土卫一发现了隐藏的海洋世界以后 , 科学家也开始思考一个问题 , 在这个冰下海洋是否存在生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