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人类从征服大地到征服天空走过了上千年的历程 , 从远古部落崇拜的神到近代第1架飞机成功起飞 , 人类从未放弃过对飞行自由的向往 。
可能在整个进化过程中 , 人类最后悔的抉择就是放弃了对翅膀的进化 。
而如今 , 想要重新插上翅膀 , 飞上蓝天 , 一切都要向大自然的有翅生物学习 。 但后天学习的成果显然不及飞行生物天生技能的1/10 。
飞行原理的学习——人类对飞行生物的偷师学艺人类学会了蝙蝠的回声定位原理 , 发明了雷达探测器 。 学会鸟类飞行的浮力动力原理 , 发明了飞机等等各种现代机械 。
从莱特兄弟的双翼飞机到超级波音宽体机 , 再到21世纪的无人机 , 随着近现代工业的急速发展 , 人类已经不满足于传统机械的发明制造 , 仿生学逐渐成为一项重大的科技突破途径 。
仿生学是上世纪60年代由美国科学家提出的一种科学术语 , 它主要是将人类的工业技术与生物学技术结合 , 建造出更符合大自然规律的工业产品和建筑艺术 。
人们从其他生物身上学习那些鬼斧神工的特长 , 然后发明创造 , 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便利 。 但是人类目前还无法做到像其他生物那样自由自在地掌控飞翔技能和自己的“翅膀” 。
大自然中可以飞行的生物有很多种 , 除了常见的飞禽类 , 还有许多昆虫也十分擅长飞行 。
它们不同于飞禽那样庞大 , 身材特质的优势使得它们在飞行特技界拥有稳固的一席之地 。
也因为身材的便利 , 它们飞行的方式千奇百怪 , 令科学家们为之疯狂 , 在探索昆翅振动的科学道路上泥足深陷 , 比如对蜻蜓的研究 。
飞行特技王者——颜值与技术并存的蜻蜓蜻蜓是大自然中十分常见的一种生物 , 它是无脊椎食肉昆虫 , 主要捕食蚊虫 , 苍蝇等 。 对于人类来说 , 蜻蜓是一种益虫 。
蜻蜓属于差翅亚目昆虫 , 翅膀上分布有半透明网状翅脉 , 属于膜质翅 , 前后两对翅膀几乎等长 , 并且普遍细窄 。
蜻蜓的翅膀震动频率达到每秒钟十几次 , 蜻蜓能在很小的推力下快速起飞翱翔 , 飞行中可以随时且任意改变方向 , 这让科学家不禁为之好奇 , 是什么样的飞行动力导致蜻蜓在空中如此灵巧?
研究发现 , 蜻蜓飞行主要是由于翅膀的震动产生涡流而抬升躯体 。
如果说飞行灵巧的秘诀是因为翅膀震动的频率很高的话 , 那么蜂鸟的震动频率为每秒钟50次 , 它应该是飞行界当之无愧的王者 。
但是蜂鸟的飞行方式又与蜻蜓完全不相同 , 翅膀的震动频率与飞行技能纵然息息相关 , 但是想要成为真正顶尖的飞行王者 , 还有许多其他技能需要掌握 。
现在 , 至少科学家们可以肯定 , 要想在空中更自由地灵活掌控方向 , 首先要增强翅膀振动的频率 。
但这似乎并不是决定因素 , 因为科学家还发现许多关于蜻蜓飞行的细节 , 这些细节不断地刷新着科学家对于飞行的认知 。
但想要完全掌握这些技巧 , 还需要花更多的时间进行学习和模拟 。
科学家发现 , 蜻蜓的翅膀特别轻薄 , 几乎已经达到半透明状态 , 这十分符合对于飞行浮力的要求——轻便 。
但是这么薄的翅膀要如何穿过大自然的暴风骤雨呢?在翅膀强烈的振动频率下不会发生断裂的危险吗?
有些蜻蜓的翅膀比例甚至已经超过了整个身体的长度 , 科学家们有些担心 , 蜻蜓托着这么巨大且轻薄的翅膀 , 是如何在水面轻点一下而不沾湿身体的?
推荐阅读
- 揭秘陶乐德事件:男子在拘留室离奇消失,难道平行时空真的存在?
- 青藏高原将停止增高,后果不可承受,我们却未感到危机
- 寻求气候变化的确定性:要多少才足够?
- 少见!今年十五的月亮,不是十六圆
- 科学家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寻找难以捉摸的基本粒子
- 地球果真出了大问题?火山爆发后出现神秘现象,科学家紧急发声
- 简述相对论发展史:从伽利略到引力波
- 重磅!英美科学家对奥密克戎病毒11个最新判断!对全球意义重大!
- 15000年前海底金字塔被发现,科学家推测:中华文明前身是MU文明
- 人的气运竟然真的存在?科学家竟然已经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