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金星上的“巨大暗云”迄今为止 , 人类向金星发射的着陆探测器 , 无一能够幸存 , 而且着陆后顶多几分钟就“寿终正寝” 。 不过环绕在金星轨道上运行的一些探测器 , 还是给我们传回了有关金星较近距离的“正面照” , 给我们深入了解金星的表面特征和大气层状态提供了坚实的资料 。 其中金星表面有一个奇特的现象 , 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科学家们 , 那就是“巨大暗云” 。
在地球的大气层中 , 我们知道 , 云是由众多冰晶微粒所构成的一种天气现象 , 它的存在时间通常都不会太久 , 会随着冰晶含量的变化、大气流动、阳光照射等持续发生着变化 , 或壮大、或消散、或形成降雨 。 如果在一个行星上 , 观察到十几年或者数百年基本没怎么变化的云层 , 那么 , 这种现象无疑会吸引住人们的目光 。
2015年 , 日本发射了探测器 Akatsuki , 这个探测器在围绕金星运行的过程中 , 上面携带的红外摄像机发现了这个绰号为“巨型暗云”的奇特现象 。 这团云的范围非常广阔 , 几乎覆盖了金星从赤道向两端延伸的三分之一纬度区域 。 科学家们通过查找以往探测器对金星的红外观测数据 , 发现在过去三十年时间里 , 一直都有着这团“巨云”存在的特征 。
“巨型暗云”的变化特征一开始 , 日本探测器在发现该巨型暗云之后 , 科学家们认为它是一种大气云层的过渡状态 , 会随着金星的自转 , 实现“从明到暗”的转变 , 而且是可以重复发生的 , 因为通过观测的结果 , 这个巨型暗云的变化规律 , 与金星上其它的天气现象有所不同 , 这个暗云每5天出现一次 。
除此之外 , 暗云在重复出现之后 , 其形成的形态基本上还差不多 , 就像同一个物体每隔一段时间就出现一次 。 虽然日本Akatsuki 轨道飞行器首先发现了这个巨大的暗云 , 但是并没有什么方法去定位和破解这种变化背后的秘密 。
该探测器大部分时间 , 都会处在距离金星地表较远的地方 , 用来探查金星以赤道为中心的全半球视图 。 同时 , 探测器也没有携带光谱仪等关键设备 , 并不能通过分析光线的特征来确定暗云的结构、特征以及组成成分 , 这一点非常可惜 。
“助手”来帮忙所以 , 科学家们想到了利用其它探测器的观测数据 , 看看能否从中找到一些什么线索 。 首先想到的就是“金星快车任务” , 这是欧洲航天局在2006年到2014年专门研究金星的一个太空观测任务 。
当时在“金星快车”宇宙飞船上 , 携带着可见光和红外热成像光谱仪 , 既可以看到红外光线 , 也能监测到可见光 , 所以理论上可以补充日本探测器观测结果中缺失的部分 。 到目前为止 , 科学家们只分析了“金星快车任务”所探查的一小部分数据 , 拼凑出一个小范围的云层变化图片 , 试图了解“巨型暗云”急剧转变两侧所发生的情况 。
经过初步的研究分析 , 巨型暗云的特征 , 与金星大气层中硫酸、水蒸气的比例有关系 , 同时也与云层的高度以及云层中细小颗粒的直径有关 。
如果人在金星上能看到“巨型暗云”吗?既然探测器能够以红外线探测的方式 , 将金星大气层“巨型暗云”观测出来 , 那么 , 假如人类以某种方式 , 能够抵抗金星表面恶劣的自然条件 , 当处于“暗云”之下 , 是否能够看到这个巨大的“云层”呢?很可惜 , 并不能 。
推荐阅读
- 揭秘陶乐德事件:男子在拘留室离奇消失,难道平行时空真的存在?
- 青藏高原将停止增高,后果不可承受,我们却未感到危机
- 寻求气候变化的确定性:要多少才足够?
- 少见!今年十五的月亮,不是十六圆
- 科学家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寻找难以捉摸的基本粒子
- 地球果真出了大问题?火山爆发后出现神秘现象,科学家紧急发声
- 简述相对论发展史:从伽利略到引力波
- 重磅!英美科学家对奥密克戎病毒11个最新判断!对全球意义重大!
- 15000年前海底金字塔被发现,科学家推测:中华文明前身是MU文明
- 人的气运竟然真的存在?科学家竟然已经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