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圣人孔子是春秋时期的“百科全书”?( 二 )


对于这一连串的问题,孔子施礼后一一作了回答 。孔子表示,当年大禹在会稽山召集天下诸侯,西边的防风氏故意迟到 。大禹为了重振自己的威严,当场斩杀了防风氏 。据说,当时防风氏的一根骨头就可以装满一个车子 。所以,孔子告诉使者,自己认为到目前为止,防风氏的骨头应该是最大的,而你们所挖到的骨头,有可能就是防风氏的骨头 。
来使听玩孔子的讲解,当即就佩服的五体投地,因为孔子一个答案就解决了自己的两个问题,实在是高人一等 。所以,吴国的使者发自肺腑地称赞孔子道:“你真是个博学多识的圣人啊!”
(五)、肃慎部族的箭
吴国使者刚刚离去没多久,紧接着陈国也发生了一件怪事:有只鸟儿被楛木箭射中后,落在陈国内宫的庭院中死去 。据侍卫观察,楛木箭的箭镞是用石头做的,总长约有一尺八寸 。
很快,事情就上报告给了国君陈湣公,陈湣公反复看了好多次,也没有认出这是什么箭 。因为当地或者周边国家也都没有这种箭杆做成的箭 。
啥也别说了,还是去问孔子吧 。
在询问清楚来使后,孔子表示,那只鸟儿飞来的地方非常的遥远,而那只鸟儿身上的箭枝,则是来自遥远东北地区肃慎部族 。孔子告诉使者,从前周武王攻灭商朝后,打通了和四方各个蛮夷部族的道路,让他们各自将那里的地方特产送来进贡,使之不忘记应尽的义务 。肃慎部族进贡了楛木箭杆和石头箭镞,箭长一尺八寸 。
而周朝的先王为了昭彰他的美德,把肃慎进贡的箭分赐给长女大姬,又将大姬许配给虞胡公而封虞胡公在陈(其地在今天的河南省境内) 。所以,那些箭枝应该来自于遥远的肃慎部落 。
陈湣公试着派人到旧仓库中寻找,果真找到了这种箭 。
其实,孔子这本“百科全书”归根到底都是“好学”的结果 。《论语》开篇就讲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活到老、学到老,是孔子一生所秉承的信念 。孔子曾经给会跟多人说过:“在十户之家的小城内,你能找到很多像我这样忠信的人,但你不一定能够找得到能够像我这样爱好学习的人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