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前,那个60岁冒死生下双胞胎的失独母亲,现在怎么样了?( 三 )



在两个孩子五岁以前 , 盛海琳与她们在一起的时间只有一年 。
每次分离 , 她都总忍不住掉眼泪 , 但看着两个女儿一天天长大 , 越来越懂事 , 再累再苦 , 她还是觉得快乐 。



她那时就想 , 如果生活一直这样下去也不错 。
只可惜 , 又一次的意外将他们一家四口的平静生活给打破了 。
4
2016年 , 丈夫中风了 。
从此以后 , 一家四口的生活重担全部压在了她一个人身上 。



她明显感觉到自己越来越力不从心 。




越想尽力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环境 , 就意味着自己要付出越多 。
她可以不在乎世俗的眼光 , 但却不能委屈了两个女儿 。
“我不能让两个孩子产生自卑的情绪 , 不想让她们受委屈 , 我尽我的能力 , 让两个孩子在同等条件下不输于任何人 。 ”



所以 , 她丝毫不敢停下脚步 , 日夜为生计奔波 。
回到家还有各种琐碎的事等着她 。
这些年 , 她前前后后换了60多个保姆 , 两个女儿的育儿重任也经常让她感到疲惫 。
别的二胎妈妈 , 哪怕再难 , 大部分还是有老公和公婆可以搭把手 。
她孤身一人 , 一旦倒下 , 整个家也跟着倒下 , 这种压力之大 , 常人难以想象 。



有人曾问她:“失独之后又有了两个孩子 , 是否觉得幸福快乐?”
她回答说:
“幸福正在被忧愁取代 , 我不快乐呀 , 你觉得我这样的年纪在外面为生计奔波会快乐吗?回到家还要面对一地鸡毛的事情 , 累呀!精力跟不上呀!
其实身临其中 , 幸福是暂时的 , 更多的是压力和责任 , 有远虑也有近忧 。 ”
面对很多慕名而来的失独夫妻 , 她一次又一次地劝说“我的情况很难复制 , 要慎重” 。
经历了这些 , 盛海琳甚至坦言:
“我当时不知道后面会发生这么多事 , 如果知道的话 , 我会三思而后行 。 ”





自古世事难两全 。
两个女儿弥补了痛失爱女的空白 , 也带来了人生里另一种苦和难 。
5
这一路走来虽然辛苦 , 但盛海琳也算是幸运的 。
两个女儿如今被她养育地很好 , 很优秀 , 也很会疼人 。
68岁那年 , 盛海琳不想过生日 , 两个孩子会花5元钱给她精心准备礼物:



每当有人认出她们母女仨 , 女儿都会主动帮忙解释:





有人说“你爸爸妈妈好老哦” , 孩子们也会护着妈妈:
“我妈妈虽然年龄大 , 但很漂亮 。 ”
去年生了一场病 , 让她看开了很多 , 她逐渐把重心放到了家庭里 。
只求健康一点 , 能陪伴孩子久一点 , 看着她们成人上大学 。
生育这件事 , 她也逐渐放下执念 , 开明又清醒:






关于是否后悔 , 盛海琳这次却不再用“三思后行”含糊了 , 而是肯定地说:
“如果有来生 , 绝不会再要了......”
这一句 , 其实还挺让人唏嘘的 。
这也是很多妈妈们经历了生育的一地鸡毛后的心声 , 如果再一次选择 , 宁愿不要小孩 。
但世上没有后悔药 , 既然生下了 , 我们只能像盛海琳一样 , 哪怕再艰难 , 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养育孩子 , 给他们足够多的爱 。




这是我们为人父母的责任和义务 。
作为女性 , 我们有生育自由的权利 。
但也希望我们在选择生育 , 选择要二胎、三胎之前 , 能清楚生育带来的风险、牺牲和付出 , 明白做出这个决定意味着什么 , 少一些后悔之人 。
更希望这社会能更包容一点 , 每个女性都不必被生育绑架 , 有生的自由 , 也有不生的自由 。
生育只是人生的一部分 , 生与不生都应该出自内心真正的渴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