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尴尬的事:乌龟交配时不幸死亡,千万年后变成化石遭围观



世界上最尴尬的事:乌龟交配时不幸死亡,千万年后变成化石遭围观


文章图片



世界上最尴尬的事:乌龟交配时不幸死亡,千万年后变成化石遭围观


文章图片



世界上最尴尬的事:乌龟交配时不幸死亡,千万年后变成化石遭围观


文章图片



世界上最尴尬的事:乌龟交配时不幸死亡,千万年后变成化石遭围观


文章图片



世界上最尴尬的事:乌龟交配时不幸死亡,千万年后变成化石遭围观


文章图片



世界上最尴尬的事:乌龟交配时不幸死亡,千万年后变成化石遭围观



最近德国科学家又发现了一对正处于交配中的乌龟化石 。 这样的化石还真是少见 , 可能这对“特殊的情侣”也没有想到自己的交配过程会在千万年后被人围观 。 那么我们怎么判断它们正在交配呢?化石的形成很复杂 , 具体又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呢?除了动物化石 , 其他生物有没有变成化石的可能呢?

首次发现正在交配的乌龟化石世界上第一块乌龟交配的化石发现于德国的法兰克福南部的一个化石坑 , 名为“梅塞尔化石坑” 。 这里出土的化石年份可以追溯到4700万年前 , 详细且丰富地记录了那个时期生物的演变过程和地质变化 。 其中 , 有一对正在交配的乌龟化石更是非常独特 。 那么科学家们又是通过什么判断它们处于交配状态的呢?

分辨姿势这里出土的乌龟化石一共有九对 , 每一对的姿势都是屁股对屁股 。 最初科学家们以为乌龟是在打架 , 但是其实不是 。 乌龟打架一般是用嘴去撕咬对方 , 用头或者拿龟壳相撞 , 而不是现在这种奇特的姿势 。

体态不同其次 , 这些乌龟的体态各不相同 , 科学家对其中两只乌龟做了仔细的研究 。 其中一只乌龟的排泄孔距离尾端比较近 , 尾巴粗长 , 这样的是雄龟;另一只的排泄孔距离龟甲比较近 , 尾巴细小 , 这样的是雌龟 。 在已经发现的这九对乌龟中 , 每一对都是由一只雌龟和一只雄龟组成 , 它们的姿势和形态有理由让我们相信 , 当时的它们正在进行交配 。

化石的形成本来就要历经千万年 , 这种类型的化石更是非常罕见 。 那么这样的乌龟化石是怎样形成的?需要哪些条件呢?
化石的形成动物死亡后通常会被自然界中一些含有水分的物体掩埋 , 像泥土、树叶这些 , 两者之间会产生一种化学反应 , 从而让动物的尸体不会腐烂 。 再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 , 这些动物尸体就变成了化石 。
这样正处于交配中的乌龟化石虽然难得 , 但是它的形成因素总的来说有两个方面 , 一个是乌龟本身的骨骼和背上的壳非常坚硬 , 死后不易腐烂 , 为它成为化石提供了先天条件 。 另一个方面与它进行交配的地方 , 也就是梅塞尔湖的环境有关 。
自身因素
具有硬体的生物保存为化石的可能性更大 , 如无脊椎动物中的各种贝壳类生物 , 脊椎动物身上的骨骼或是牙齿等 。 动物死后尸体会腐烂 , 但是它们身上的骨骼和牙齿等硬物主要由矿物质组成 , 不易被分解 , 还能抵抗各种破坏作用 。 乌龟的龟壳和自身的骨头都非常坚硬 , 这就为它们死后变成化石增加了很大的可能性 。
外在因素“梅塞尔化石坑”在4000万年以前是一个内陆湖 , 内陆湖一般处于河流下游而且不会流入大海 , 或者是一个独立的集水区域 , 靠着降雨和大气环流收集水分 。 这样一来 , 湖水的流动缓慢 , 很难补充氧气 , 对生物遗体造成的侵蚀也大大减小 。 湖底还生长着很多藻类植物 , 不过这些藻类不用进行光合作用 , 所以不会释放氧气 , 对生物遗体的氧化作用几乎没有 。

在这里发现的“处于交配状态中”的乌龟化石被科学家们将其命名为Allaeochelys crassesculptata , 这种乌龟与普通乌龟最大的不同就是呼吸的方式 。 普通乌龟的肺部有一条肌肉连接着前脚 , 当它们游动时会拉动肺部肌肉使空气进入肺部 , 这种Allaeochelys crassesculptata龟类靠着皮肤就可以吸收氧气 。

但是梅塞尔湖的湖底还存在火山活动 , 会释放沼气、硫化氢等有毒气体 , 这些乌龟就是在交配时无法游动 , 逐渐下沉 , 在氧气不够的情况下它们会吸收到这些有毒气体 , 最后逐渐死亡 , 所以我们才能看到它们正在交配时的场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