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州人竟用一片树叶,烧制出了谜一样茶盏,为何现代工艺无法仿制



吉州人竟用一片树叶,烧制出了谜一样茶盏,为何现代工艺无法仿制


文章图片



吉州人竟用一片树叶,烧制出了谜一样茶盏,为何现代工艺无法仿制


文章图片



吉州人竟用一片树叶,烧制出了谜一样茶盏,为何现代工艺无法仿制


文章图片


现实生活中 , 树叶是很常见的东西 , 但因为常见 , 现代人容易忽略它的美 , 我国古代的工匠曾用一片树叶 , 烧制出不重样的茶盏 , 让人感到奇怪的是 , 为何现代人竟无法仿制 ,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丰城市博物馆”位于新城区丰水湖文化公园心广堂内 , 它有四栋仿明清风格的古建筑构成 , 占地面积约为1300平方米 , 主楼心广堂为博物馆的主要展厅 , 馆内收藏的文物上万件 , 其中一级文物14件 。

(本文所有图片 , 全部来自网络 , 感谢原作者 , 如侵犯您的权利 , 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 。 图片与内容无关 , 请勿对号入座)
我们游览这座博物馆时 , 可以看到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类型玉琮、东晋洪州窑青釉博山炉、元代戏剧舞台方形瓷枕等珍贵文物 。
在众多展出的珍贵文物中 , “宋代吉州窑黑釉木叶纹盏”是丰城市博物馆的招牌文物 。 我们可以看到这件文物敞口 , 削腹 , 小圈足 , 通体施黑釉 , 是古人饮茶的用具——可是这件茶具 , 却有一样与众不同的地方 , 下面我们就开始解密了 。

谈起“藤杖有时缘石瞪 , 风炉随处置茶杯”的茶具 , 很多读者会想到宋代 , 因为宋代是极其讲究茶道的时代 , 上至皇帝 , 下至大臣 , 都十分热衷于“斗茶” , 而茶盏是斗茶不可或缺的用具 , 宋徽宗赵佶还撰写《大观茶论》 。
“斗茶”指的是斗茶者将各自收藏的好茶拿出来 , 轮流进行烹煮 , 然后进行品茶 , 最终拥有茶叶质量最好的人会胜出 。 古人饮茶和现代喝茶有很大区别 , 古代的茶大多数都会做成茶饼 , 并将其碾压成粉末 , 饮茶时连茶粉和茶水都喝下去 。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 , 在吉州窑、建窑天目瓷中 , 最受喜爱的茶盏是兔毫盏、鹧鸪斑盏等 , 而“木叶盏”几乎无人关注 , 但为何在古代无人关注的“木叶盏” , 却能成为丰城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呢?
“木叶盏”又被称为“树叶盏” , 茶盏的内壁上会有一种被烧制上去的叶脉痕迹 。 在“宋代吉州窑黑釉木叶纹盏”内壁 , 我们可以看到一片带柄树叶 , 它茎叶分明 , 颜色有偏棕红 , 会给人一种贴近自然 , 亲近自然 , 拥有自然的特殊美感 。

制作的过程中 , 工匠会将天然的树叶进行浸泡 , 只留下叶脉 , 然后将它贴在已经施釉的器物上 , 经过高温烧制后 , 树叶的形状就留在器物上 。 最为奇妙的是 , 在使用“木叶盏” , 如果我们的眼睛和茶盏口保持平行 , 会感觉树叶漂浮着 。
有学者认为:这片飘落在木叶盏的叶子 , 是古人智慧的体现 , 他们将器物与自然进行融合 , 不仅给树叶第二次生命 , 还创造独一无二的文物 , 这足以让后人认识到木叶盏的价值 , 而部分收藏家还以收藏到木叶盏的残片为荣 。

除了具有收藏价值外 , 木叶盏身上还存在很多未解之谜 , 我们看到“宋代吉州窑黑釉木叶纹盏”后 , 心中会产生一个疑问 , 木叶盏内壁的树叶是什么树叶呢?但这个问题并没有明确的定论 , 有学者认为是桑树叶 , 还有的学者认为是菩提叶……
在宋代 , 木叶盏并不受欢迎 , 这种茶盏被烧制出来 , 使用者又是谁 , 为何不见相关的历史记载 , 这也是留给后人的又一个难题 。

【吉州人竟用一片树叶,烧制出了谜一样茶盏,为何现代工艺无法仿制】“木叶盏”是十分珍贵的 , 为何后人没仿制呢?通过观察木叶盏的真品 , 我们可以发现盏中的叶子是凸出于釉面之上 , 叶茎清晰可见 , 用手可以触摸到 , 十分真实 , 但现代工匠烧制的“木叶盏” , 叶子的叶脉却非常浅 , 而叶子和茶盏不能完全融合 , 只能形似 , 不能神似 。 除此之外 ,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 , 所以每个木叶盏都具有独一无二性 , 它不可能被仿制 。
木叶盏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贝 , 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 , 专家们会解开它身上隐藏的谜题 。 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 , 现在的工匠烧制出很多精美的茶盏 , 让木叶盏最简约的艺术美 , 永驻人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