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公主如狼似虎 竟曾“霸占”过诗人王维

碧落风烟外,瑶台道路赊 。如何连帝苑,别自有仙家 。
此地回鸾驾,缘谿转翠华 。洞中开日月,窗里发云霞 。
庭养冲天鹤,溪流上汉槎 。种田生白玉,泥灶化丹砂 。
【唐朝公主如狼似虎 竟曾“霸占”过诗人王维】谷静泉逾响,山深日易斜 。御羹和石髓,香饭进胡麻 。
大道今无外,长生讵有涯 。还瞻九霄上,来往五云车 。
《奉和圣制幸玉真公主山庄因题石壁十韵之作应制》
这首诗是大名鼎鼎的王维所作 。王维在今天的人们说起来,地位似不及李白和杜甫 。但在盛唐当时,王维的诗名却远在这两人之上 。尤其是杜甫,当时只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少陵野老罢了 。说起来王维的诗作,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唐代诗作中秀出丛林,历代名家无不叹服 。林黛玉教香菱读诗,也说:“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王维的五律,确是一绝,只有孟浩然、老杜或可相比一二,其他人远远不如 。
然而,本篇这首诗却也并不是特别出色 。尤其是和王维集子中的其他诗句相比,无非就是用了一些道家的神仙术语来烘云托雾,非常谨慎恰当地恭维玉真公主罢了 。虽然王维才华横溢,但在这应制诗的题材中却也缚手缚脚,大失才子本色 。如果只看到这些,本诗当然就随手翻过,没有什么好看的了 。但这里我们特意录出这首诗来聊聊,是因为王维和玉真公主之间有好多不得不说的故事 。而且经江湖夜雨学刘心武谈红楼一样“大胆假设,胡乱求证”,竟然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那就是玉真公主曾“强暴”和“霸占”过王维,并影响了王维的一生 。为什么这样说呢?
我们先来看玉真公主的来历 。玉真公主是唐玄宗的亲妹妹,而且与唐玄宗是一母所生 。他们的母亲窦德妃曾被祖母武则天叫到宫中秘密处死 。到玄宗做了皇帝后,却找遍了宫中,也没有把母亲的尸骨找到 。窦德妃死时,唐玄宗李隆基才九岁,玉真公主当然更小,据说只有二三岁左右 。慑于武则天的淫威,幼年时玄宗兄弟和小妹都在战战兢兢中度过,但他们却手足情深 。玄宗的大哥李成器(后改名为李宪,封宁王),就真心地推让李隆基当皇帝,李隆基对他也全无猜疑之心 。玄宗下朝后,和这些兄弟姐妹们坐在一起,吃饭喝酒,有说有笑,不依君臣之礼,还是没有当皇帝时的老样子 。了解唐代历史的人都有这样的看法,李旦的这些儿女之间的和睦,在李唐家族中是很少见的 。
玉真公主不愿意嫁人,自愿出家为女道士 。大家可不要认为,玉真公主一当上女道士,就是“缁衣顿改昔年妆”,过青灯黄卷下的日子 。她的宫观之华丽一点不逊于皇宫,甚至尚有过之 。当时就有大臣上书嫌太过奢糜 。据有人发表在专业学术刊物上的考证,说是“曾结婚,并生有二子” 。这个“结婚”一词,用得不当 。公主结婚,并非小事,史书肯定有记载,正式结婚没有,和男人同居之类的,那是少不了的 。李唐家族,无论男女,都非常爱吃荤腥 。李世民把自己的弟妹收入房中,李治搞上了自己的小妈武则天,高阳公主私通和尚,太平公主大玩男宠,唐玄宗李隆基更是有“扒灰”之诮 。唐代女道士,本来就都是放荡情怀的“豪放女”,玉真公主当然也不例外 。
少年时王维也是满腔希望,充满理想的 。他的笔下有“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的纯情,有“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的豪气 。但这些诗篇几乎全出于他的少年时代,及第后的王维虽然曾有被贬到山东济州(现在济宁附近)的经历,但后来他的仕途还是相当平稳的,然而他的诗里面却再也没有这样的豪气了,只有意冷心灰后的淡漠 。王志清先生《纵横论王维》一书中的说法是:“王维亲和山水绝不是简单化的非此即彼的远离政治或者对抗政治的选择,而是灵魂被罪恶感压迫到了无法忍受地步的一种生命本真的反抗努力 。”这是为什么?
王维在妻子死后,孤居三十年不再续娶,这在唐代高官中相当罕见 。有人说王维学佛,这学佛未必就完全像出家人一样四大皆空,白居易不是一边诵经拜佛,一边左手搂着“杨柳腰”小蛮,右手抱着“樱桃口”樊素嘛 。王维的弟弟王缙,虽然和王维一样受家庭影响,信奉佛教,但王缙却奢侈过费,妻妾成群,和王维清寂自苦的情境大相径庭 。这又是为什么?
大家都知道有这样一段事情:王维首次应试是在开元八年(720年),结果落第 。这一年,他常在宁王、歧王府中出入,王爷对他相当好--“待之如师友” 。然后,为了求得科第的门路,“妙年洁白,风姿郁美”的王维就怀抱琵琶,像个歌妓一样在酒宴间为玉真公主献艺 。玉真公主听了王维演奏的《郁轮袍》后,让宫婢将王维带入室内,换上华丽无比的锦锈衣衫;然后置办酒宴,安排王维入宴,坐在宾客的上首 。席间,众人谈笑之际,公主觉得座中王维风流蕴藉,语言谐戏,不禁一再瞩目 。于是第二年,王维就顺顺当当地进士及第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