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也要过圣诞 胡适和蒋介石如何过圣诞节的?
圣诞节是晚清才传入中国社会的 , 当时曾被称为外国的“冬至” , 一开始盛行于通商口岸的租界内 , 与一般中国人没什么关系 。后来 , 加入教会的中国人多了 , 华人也开始参与到了圣诞节的宗教活动中 。
1919年12月26日 , 《申报》刊出了《虹口救主堂举行朝觐礼拜志》与《虹口救主堂举行朝觐礼拜之摄影》:
除了宗教活动 , 圣诞节也逐渐世俗化 , 成为了大众狂欢的节日 , 吃喝玩乐也就必不可少了 。在报刊、商家的带动下 , 与圣诞节相关的圣诞树、圣诞老人、圣诞礼物等象征品开始走进大众生活 。上海开埠早 , 领风气之先 。有一篇小文章《半个世纪前 , 老上海的圣诞节怎么过》 , 列举了国际饭店圣诞晚餐、惠特曼巧克力、威廉·本威士忌、Chesterfield香烟、新新公司和永安公司等特别具有圣诞特色的事与物 , 很是怀旧 。
尤其是国际饭店的圣诞晚餐 , 很是著名 。1934年12月26日 , 《申报》刊出了《国际大饭店年景盛况》与《百乐门圣诞盛况》:
【名人也要过圣诞 胡适和蒋介石如何过圣诞节的?】在大众社会之外 , 各个大学欢度圣诞节也是校园生活的重头戏 。教会学校自然不用说 , 做礼拜、唱颂诗、音乐会、化装比赛、聚餐、游艺会、募捐等等都是常规项目 。1947年第62期《齐鲁大学校刊》有一篇很好玩的报道《圣诞节男女生宿舍开放》 。据报道 , 男生前往女生宿舍参观真真是络绎不绝 。
普通人要过圣诞 , 名人也要过圣诞 。那么民国名人中胡适和蒋介石是如何过圣诞节的呢?
胡适留学期间 , 第一次在圣诞节前夕来到天主教堂 , 他在1912年12月24日的留学日记中记载了当时的情况:
本日为耶稣诞节之夕 , 吾辈乃无家可归 , 因招请无家之游子为解愁之会 , 名之Consolation Party , 亦斫松树为“圣诞节之树” , 插烛枝上燃之 。树梢遍挂玩具 , 拈阄表散之 。来者围火炉团坐 , 各道一故事为乐 , 忽忆及前日夜行见月方圆 , 当为吾国旧历十一月中 , 检旧历 , 知明日为十七日 , 则亦吾诞辰也 , 念之弥增感慨 。
会毕 , 有人告我今夜天主教堂有弥撒礼(Mass) , 因往观之 。入门 , 座已满 , 幸得坐处 。坐定审视 , 堂上有塑像甚多 , 中列十字架 , 上刻耶稣裸体钉死之像 。像后有四像 , 似系四使徒也 。两厅各有像 , 右为耶稣之母 。其左侧之像有髭 , 不知为何人 , 疑是耶稣之父也 。此等偶像 , 与吾国神像何异?虽有识之士 , 初不以偶像祷礼之 , 然蚩蚩之氓 , 则固有尊敬顶礼迷信为具体之神明矣 。教中男女来者 , 将入坐 , 先屈一膝(如吾国请安之礼)行礼 , 然后人坐 , 座前有木板 , 人皆长跽其上 , 良久然后起坐 。有儿童数十人 , 结队高歌颂神之歌 。坛上牧师合十行礼 , 俨如佛教僧徒 , 跪拜起立 , 沓沓可厌 。其所用经文及颂祷之词 , 都不可解 , 久之 , 始辨为拉丁文也 。吾敢言座中男女十人中无二三能解其词义者 。此与佛教中之经呪何异乎?(佛经中梵文名词都直译其音 , 即如“南无阿弥陀佛” , 今有几人能言其意耶?)始行礼时 , 已十一时 , 礼毕 , 则已一点半矣 。子夜风雪中坐此庄严之土 , 闻肃穆之乐歌 , 感人特深 , 宗教之魔力正在此耳 , 正在此耳 。“宗庙之中 , 不使民以敬而民自敬” , 古人知之熟矣 。此为吾生第一次入天主教之礼拜堂也 。(胡适:《胡适留学日记》 , 岳麓书社2000年版 , 第69—70页)
第二天胡适参加了Patterson夫妇家的圣诞节晚餐 , 记载在1912年12月25日的留学日记中:
今日为耶稣诞节 , Patterson夫妇招吾饭于其家 , 同饭者数人 , 皆其家戚属也 。饭毕 , 围坐 , 集连日所收得节日赠礼一一启视之 。其多盈一筐 。西国节日赠品极多 , 往来投赠 , 不可胜数 。其物或书 , 或画 , 或月份牌 。其在至好 , 则择受者所爱读之书 , 爱用之物 , 或其家所无有而颇需之者 , 环钏刀尺布帛匙尊之类皆可 , 此亦风俗之一端也 。赠礼流弊 , 习为奢靡 , 近日有矫其弊者 , 倡为不赠礼物之会 , 前日报载会中将以前总统罗斯福为之首领 。(胡适:《胡适留学日记》 , 岳麓书社2000年版 , 第70页)
推荐阅读
- 清朝皇帝过年旧俗 与群臣分食不加任何佐料白片肉
- 薛宝钗是真的喜爱贾宝玉吗?
- 景颇族有哪些名人?景颇族名人大盘点
- 清朝才智过人的周培公为何被康熙发配盛京?
- 黄硕嫁给诸葛亮之后过着怎样的生活
- 古代历史上究竟有多少名人曾经刮骨疗伤?
- 黄蓉向所有人问过性问题 黄蓉的性知识从哪来
- 揭秘狄仁杰 一个既当过囚犯又做过法官的人
- 北魏孝文帝轶事 宽恕厨师的过错赢得了忠心
- 《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是如何过重阳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