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服饰 唐代文官服饰

唐代官吏 , 主要服饰为圆领窄袖袍衫 , 其颜色曾有规定:凡三品以上官员一律用紫色;五品以上 , 绯为色;六品、七品为绿色;八品、九品为青色 。下面为您介绍唐代的文吏服饰 。
唐代冠帽有幞头(由起初一块包头布逐渐演变成有固定的帽身骨架和展脚的完美造型)、进贤官(为历史上重要的冠式 , 在唐宋法服中仍保持重要地位)、平巾帻及武弁(平帻巾与武弁是同一种冠式 , 是古时一般人裹在头上的布 , 后成为只能罩住发髻的小冠 , 即平巾帻)、笼冠及貂蝉(将貂尾插在平帻巾上 , 平帻巾外罩笼冠)、武士冠(在帻上戴一种雄鸡冠)、通天冠及进德冠(通天冠是级位最高的冠帽 , 与进贤冠结构相同 , 不同的是展筒的前壁)等等 。本图左1、2、3为戴武士冠、平巾帻、武弁的文吏(长安城郊隋唐墓出土陶俑) 。右1为戴武弁的文吏(河南洛阳出土陶俑) 。
【隋唐五代服饰 唐代文官服饰】裹幞头、穿圆领袍衫是唐代男子的普遍服饰 , 以幞头袍衫为尚 。幞头又称袱头 , 是在汉魏幅巾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首服 。唐代以后 , 人们又在幞头里面增加了一个固定的饰物 , 名为“巾子” 。巾子的形状各个时期有所不同 。除巾子外 , 幞头的两脚也有许多变化 , 到了晚唐五代 , 已由原来的软脚改变成左右各一的硬脚 。唐代官吏 , 主要服饰为圆领窄袖袍衫 , 其颜色曾有规定:凡三品以上官员一律用紫色;五品以上 , 绯为色;六品、七品为绿色;八品、九[品为青色 。以后稍有变更 。另在袍下施一道横襕 , 也是当时男子服饰的一大特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