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为何东吴没有五虎将?
蜀汉的五虎将最牛 , 也最有名气 , 关、张、马、黄、赵 , 任意拿出一个来 , 都是偶像级巨星 。这是《三国演义》的功劳 , 《三国志》也是认可的 , 并将他们五人列为一传 , 以评价关、张为“国士”来拔高其他三人 , 彰显之意昭然 。
曹魏的五虎将 , 比较蜀汉就要逊色许多 , 还出现于禁这位晚节不保者 。《三国志》将张辽、张郃、乐进、徐晃、于禁称为“五子” , 仅评价说:“太祖建兹武功 , 而时之良将 , 五子为先 。”赵炎认为 , 这里的“子”并非如孔子、孟子的“子”是敬称 , 而是极其一般的男人的统称而已 , 低了好几个档次 。
令人不解的是 , 同为三国鼎立之主要角色的东吴 , 人才培养氛围要优于蜀汉与曹魏 , 立国初期 , 猛将兄即有数十位之多 , 为何《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不但不给五虎上将的名头 , 连五虎将的排名也不给?《三国志》还将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等十二人列为一传:“凡此诸将 , 皆江表之虎臣 , 孙氏之所厚待也 。”
看似比五虎将多了七位 , 但从娱乐与传播的角度来说 , 实在是个鸡肋 , 这也太不公平了 。
莫非东吴从一开始就是三国中的配角?然也 。
辛弃疾有一句名言:“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说的够明白了吧?三国就是曹刘两家玩的游戏 , 老孙家扮演的是“被玩”的角色 , 曹刘两家什么时候需要 , 就什么时候让老孙家参与进来制衡一下 , 不需要的时候 , 就一边凉快去 。
赤壁之战 , 是孙刘两家眉来眼去;关羽走麦城 , 是曹孙两家勾勾搭搭;夷陵之战 , 老孙家又被曹家给利用了一回;后来诸葛亮多次出祁山 , 利用孙权在南线攻击合肥 , 让曹家陷入两面作战的境地 。
配角还有一个名称叫跑龙套的 , 没有配角在一旁陪衬 , 主角再风光 , 这三国的大戏没法唱 。两个主角曹刘之间打得你死我活 , 到末了便宜了司马氏 , 瓜落儿一点也没让东吴拣着 , 但东吴却能坚持到最后 , 也算是当配角的好处了 。你东吴是配角 , 还要五虎将干嘛?
东吴的军队构成与五虎将的定义不合?然也 。
中国历史上的五虎将 , 都是以小说、曲本等形式在民间广为流传的 。最早在言东晚作品《鸿蒙·纷飞录》中出场 , 说的是是战国末年烨国的五虎将 , 其实 , 他的蓝本还是曹魏的“五子” , 小说《说唐》中瓦岗起义军分别有前期五虎将和后期五虎将 , 《水浒传》里则有马军五虎将等等 。
显然 , 历朝历代出现的所谓五虎将 , 清一色都是在陆战中形成的 , 海战几无成例 。而东吴军队的建军思想恰恰侧重于水面作战与防御 , 其水军为三国之最 。这恐怕也是陈寿与罗贯中不给五虎将的一个原因 。
东吴的水军上了岸 , 单兵个将的实力就打折扣了 , 实际上也是如此 , 他们在陆战中极少有过骄人战绩 , 打荆州靠的是偷袭 , 夷陵之战靠的是纵火 , 攻击合肥十多年而无战果等等 。现在的海军陆战队属于特种作战部队 , 是东吴水军无法比拟的 。也难怪孙权一般不爱多折腾 , 实在是没本钱啊 。在赵炎看来 , 长江是东吴防御的天险 , 也是东吴向北发展的掣肘 , 双刃剑耳 。
同一时期东吴没有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多位虎将?然也 。
老实说 , 东吴初期的猛将兄还是不少的 , 比如孙策号称小霸王 , 可惜死的早 , 程普、太史慈、韩当、甘宁等人也都很能打 , 但是 , 若跟关羽、张飞等“万人敌”比较 , 那是没法比 , 就是赵子龙在江东 , 也如入无人之境 。黄忠、马超未与东吴诸将交过手 , 但他们分别与关、张两人干过 , 战绩不错 , 估计去了东吴也不会吃亏 。五虎上将 , 东吴人不敢奢望 。
曹魏的张辽守合肥许多年 , 几乎成为东吴诸将心中一道无法消除的魔咒 , 撼泰山易 , 撼张辽难 , 这是东吴人的共识 。曹魏“五子”在陆战中的功夫比较整齐 , 相差不大 , 也就是说 , 他们其中的任何一个 , 都够东吴诸将喝一壶的 。五虎将的名头 , 东吴人也休想 。
推荐阅读
- 三国时期两位最淫艳的女人 一生都在玩弄男人
- 秦始皇为何不停开疆拓土的原因 只因自卑作祟
- 风尘才女寇白门为何不惜与出轨情人玉石俱焚?
- 华夏始祖黄帝的故事
- 真奇怪 为何秦始皇一辈子都不立皇后呢?
- 浑身是胆赵子龙 为何被老婆用绣花针扎死了
- 西门庆为何要花巨资买朋友情义?
- 汉朝时期的西域国 最小的国家只有27户194口人
- 吕洞宾墓中疑云 道士墓穴为何男女合葬
- 蠢笨如猪的安禄山为何能成为大唐军界第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