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蜀末帝孟昶简介 孟昶怎么读结局怎么死的?( 二 )
亡国投降
公元962年(广政二十五年),孟昶立子秦王孟玄喆为皇太子 。孟昶很幸运生在晋、汉之时,中原多事,所以能够据险一方,君臣都以奢侈为乐,甚至溺器都用七宝装饰 。北宋兴起,已经攻占荆、潭,更昶更加害怕,派大程官孙遇用蜡丸书从小道到北汉,相约共同出兵阻挠北宋的统一活动,孙遇被北宋边吏捉住 。宋太祖赵匡胤因此下诏伐后蜀,派王全斌、崔彦进等出凤州,刘光乂、曹彬等出归州;诏八作司度右掖门南、临汴水为孟昶建造房屋五百余间,供帐杂物齐备,以等待孟昶投降后用 。
孟昶派王昭远、赵彦韬等抵抗 。军队刚从成都出发,孟昶派李昊等人设宴送行,王昭远手拿铁如意指挥军事,自比诸葛亮,酒意正浓,对李昊说:“我这次进军,哪里只是抗拒敌军?我领这二三万雕面恶少儿,夺取中原易如反掌啊!”孟昶又派儿子孟玄喆率精兵数万守剑门 。孟玄喆用车携带爱姬,带着乐器和几十个演戏的人随军出发,蜀人看见了都偷偷讥笑 。王全斌至三泉遇到王昭远,将他击败 。王昭远焚吉柏江浮桥,退守剑门 。军头向韬听蜀军俘虏说:“来苏小路,从剑门南边清强店与大路会合 。”王全斌派偏将史延德分兵走来苏小路,北击剑门,与王全斌夹攻,王昭远、赵彦韬败走,都被俘虏 。孟玄喆听到王昭远等战败的消息,也逃回成都 。
刘光乂攻夔州,守将高彦俦战败,闭牙城拒守,判官罗济劝他撤走,高彦俦说:“我以前不能守住秦川,今又撤退,虽然君主不杀我,我有何面目见蜀人呢!”又劝他投降,高彦俦不许,于是自焚而死 。蜀兵奔溃,将帅多数被俘虏 。孟昶问计于左右,老将石頵认为宋军远来,势不能久,应当聚兵坚守等待东兵疲惫 。孟昶叹气说:“我和先帝用温衣美食养士四十年,一旦临敌,不能为我向东放一箭,虽然想坚守,谁能为我去守呢?”就命李昊写表向北宋投降,后蜀灭亡,当时是公元965年(乾德三年)正月 。从宋军伐蜀至孟昶投降共计六十六日 。当初,李昊为前蜀皇帝王衍的翰林学士,王衍败亡时,李昊为他写降表,现在又为孟昶写降表,蜀人夜间在他门上写“世修降表李家”,当时传为笑话 。
孟昶投降北宋后,被送往北宋京师汴梁(今河南开封),授任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封秦国公 。孟昶被封秦国公的第七天去世,时年四十七岁,追封为楚王 。
为政举措
儒学贡献
儒家的经典,从春秋战国至南宋时期,形成了“十三经”的硕果 。期间,五代时蜀主孟昶有他独到的贡献,刊刻了“十一经”,即在唐朝时“九经”(《易经》、 《书经》、《诗经》、《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仪礼》、《礼记》、《周礼》)基础上,排除了唐文宗开成年间所增益的《孝经》、《尔雅》,保留《论语》,同时收入《孟子》(《孟子》首次跻入诸经之列) 。其后,南宋硕儒朱熹以《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并列,形成了现在人们所熟知的《四书》,并为官方所认可,《孟子》正式成为“经” 。由此儒家的十三部文献确立了经典的地位 。
趣闻轶事
春联
春联是中国文学和中国民俗相结合的产物 。通常认为春联始于五代 。《蜀梼杌》载:“蜀未归宋前一年岁除日,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版于寝门,以其词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这大概是有记载的最早的春联 。
公元964年春节,孟昶作此联,公元965年,宋太祖赵匡胤派兵统一了后蜀,将孟昶等掳走,同时委用了一个名叫吕余庆的人去做成都(原是后蜀的都城)的地方长官 。另外,宋太祖已于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将每年的农历二月十六日自己的生日定名为“长春节”,即所谓“圣节” 。孟昶降宋之时,正是宋太祖诞辰之日 。这种情况与联语是一种巧合,还是预先知道,今亦不可考了 。不过,孟昶写下的这副春联在我国对联发展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却是无可否认的 。
官箴
孟昶当政时,四海升平,国泰民安,但鉴于前朝国君王衍因吏治腐败而亡国的前车之鉴,于后蜀广政四年(公元941年)撰写了这篇振奋人心的“官箴”,颁于郡国,以期让官员们“历历在目”,“则必能隐惕于其心”,促进国家的长治久安 。孟昶941年创作的《官箴》24句96字:
朕念赤子,旰食宵衣 。托之令长,抚养安绥 。政在三异,道在七丝 。驱鸡为理,留犊为规 。宽猛所得,风俗可移 。毋令侵削,毋使疮痍 。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赋舆是切,军国是资 。朕之爵赏,固不逾时 。尔俸尔禄,民膏民脂 。为人父母,罔不仁慈 。特为尔戒,体朕深思 。
推荐阅读
- 三国时吴国末帝孙皓的子女有哪些?
- 后蜀皇帝孟昶有几个妃子?孟昶的后妃结局怎样
- 末帝溥仪在全国政协趣事 卫生间内等人“救驾”
- 吴末帝孙皓皇后滕皇后简介 滕皇后结局怎样?
- 诸葛亮死后蜀国官员评价 若他不死早晚会图谋不轨
- 清末帝溥仪的母亲瓜尔佳·幼兰简介及怎么死的?
- 揭秘后蜀花蕊夫人受尽宠爱却始终不能封后
- 夷陵之战有何教训 夷陵之战后蜀吴为何和好
- 宋灭后蜀战争 十四万人齐解甲 更无一人是男儿
- 末帝溥仪生命中的那些女人 谁才是溥仪的最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