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佩孚为何怒骂张学良 沈阳事变不抵抗丢老父脸( 二 )


事件发生时,张学良即电话指示荣臻:
尊重“国联”和平宗旨,避免冲突 。
蒋介石也钟情“国联” 。他在9月22日的南京市党员大会上说:
此时世界舆论已共认日本无理,我国民此刻必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 。
除了期待“国联”惩罚日本、伸张正义,张学良还有“全国抗战论” 。
接到荣臻“十万火急”电报后,张学良召集于学忠等高级将领开会时说:
我们军人的天职,守土有责,本应和他们一拼,不过日军不仅一个联队,他全国的兵力可以源源而来,绝非我一人及我东北一隅之力所能应付 。现在我们既已听命于中央,所有军事、外交均系全国整个问题,我们只应速报中央,听候指示 。我们是主张抗战的,但须全国抗战;如能全国抗战,东北军在最前线作战,是义不容辞的 。
这话与判断错误,似乎又对不上茬口了 。
有人说张学良曾长期贴身带着个小皮包,里面放着蒋介石下令不抵抗的电报 。有人说不是电报是手谕,由其夫人于凤至保管,收藏在美国的保险箱里 。西安事变捉放蒋介石,张学良之所以只被软禁,而未杀头,是因为张学良掐捏着蒋介石的命门,害怕电报(手谕)公诸于世,就让人觉得江湖政治淹没了民族大义 。
认为张学良替蒋介石背了黑锅,最重要的依据,是1931年8月16日蒋介石给张学良的“铣电”:“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吾兄万勿逞一时之愤,置国家民族于不顾 。”
还有9月12日,蒋介石在石家庄会见张学良,说“最近获得可靠情报,日军在东北马上要动手,我们的力量不足,不能打”,“我这次和你见面,最主要的是要你严令东北全军,凡遇到日军进攻,一律不准抵抗” 。
西安事变前,张学良曾公开发声:“自从失掉东北四省,全国人民无论男女老少,无不骂我张学良,我何尝不敢打日本强盗呢?上级不许我打,这种隐痛是一时不能对人说的 。”
全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张学良的上级,自然只能是总司令蒋介石了 。进入1990年代,终于有了谜底 。
1991年5月28日,纽约东北同乡会会长徐松林,偕《东方新闻》主编李勇等走访张学良,问及蒋介石是否下手谕令其不抵抗,张学良立即回答:
是我们东北军自己选择不抵抗的 。……“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是我下的指令,与蒋介石无关!
对《张学良口述历史》作者唐德刚,张学良更是连说5个“不是”:说“不抵抗”是中央的命令 。不是,不是,不是的!这个绝对不是的,不是事实 。
原来如此 。应为一言九鼎,无须再皓首穷经地“考古”了 。
问题的实质,并不在于张学良给蒋介石平反,而是一种什么样的怪异的力量,使得许多当事人健在几十年,因而也就并不复杂的也就是一句话的这样一个问题,60来年后才算得以明了?就像一盆浑水,竟然需要半个多世纪才能沉淀澄清吗?
【吴佩孚为何怒骂张学良 沈阳事变不抵抗丢老父脸】以国家、民族大义的立场、视角,是不是就简单、明了多了?这,是不是才是最令人疑惑、忧虑,乃至恐惧、惊骇,因而也最需要反思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