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威虎山》背后 国共东北战局自此逆转( 二 )
停战半年后,国军在一次战役中损失6万人,再无力进攻 。尽管停战期间中共壮大了力量,但停战前国军的军事优势是否真的像想象般大,恐怕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蒋介石同意东北停战,恐怕也有兵力不足难以为继的考虑 。
【《智取威虎山》背后 国共东北战局自此逆转】美苏两大巨人的阴影也笼罩着蒋介石 。抗战结束后,蒋介石意图先固关内,再图东北 。然而为限制苏联在东北的势力,利用国民党军队进驻东北保持美苏在该地区的平衡,美国向蒋介石施压,蒋不得不将精锐部队投入到东北战场,其与苏联关系持续恶化 。前来调停国共内战的美国特使马歇尔,力主国共在1946年6月停战,一方面他并不希望中国爆发大规模内战,并担心一旦国军跨过松花江"捅了马蜂窝",势必严重影响苏联在东北的特权,进而影响美苏关系 。1946年下半年国共在关内大打出手后,美国甚至采取了对国军武器禁运一年的惩罚措施 。
对于美国而言,中美关系从属于美苏关系,美国希望避免过分激化与苏联的矛盾,保持美苏在东亚地区的平衡,使其能够将主要精力投入入到欧洲冷战主战场中 。蒋介石也许是在局面占优下过度自傲,同时在兵力不足情况下给美国人一个"台阶",同意了东北停战 。
《智取威虎山》剧照
败因:美苏角逐致国军狼狈不堪
中共能在东北大规模剿匪成功,得益于46年6月东北停战,停战外因为美国调停,内为国军兵力不足 。东北战局可谓国共内战一大缩影,军事实力不足和国际局势变化也是整个内战期间国军失败的两大主因 。而看似嚣张的土匪盟友们,丝毫没能扭转国军的颓势 。
抗战结束后,国军究竟有多少兵力?据中共在内战爆发前的统计数据,国民党军队共430万人,中共为120余万,国军数量大大超过中共 。但国军430万人包括了后勤、后方机关和军事院校101万人,特种兵和海空军共55万人,非正规部队74万人,这230万人战斗力如何有待商榷 。此外,国军每占领城市和交通要点,都要派兵把守 。其基层薄弱,兵力损耗后新兵添补能力差 。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国军机动兵力的优势恐怕要远远小于表面数字的优势 。
国际局势尤其是美苏角逐对于国共内战影响巨大 。在雅尔塔协定后,东北命运已不受蒋介石掌控,美国为抗衡苏联,让蒋介石将新一军、新六军等王牌军调往东北接收,国军精锐部队如同胡椒面一样洒在了大饼之上 。且在美国的怂恿下,中苏关系持续恶化,苏联在东北慢慢倾向于中共 。当时的中国战区美军总司令魏德迈亦认为,国军并无实力单独接收东北,美军应出兵协助 。但美国不愿卷入中国内战,不愿与苏联兵戎相见 。蒋介石派到东北的军队左支右绌,既不能在东北站稳脚跟,"泼出去的水"又无法撤回关内作战 。国军五大王牌中的新一军和新六军最终葬送在黑土地上,也使关内关外同时陷入尽墨之局 。蒋介石在败退台湾后,不知暗地里对美国甩了多少句"娘希匹" 。
反观中共,东北头枕苏联,北靠朝鲜,可谓坐享地利人和 。陈云可以绕道朝鲜前往南满指挥,苏联控制下的旅大港(今大连旅顺)成为中共东北方面连接山东方面的枢纽,亦成为中共的后勤物资供应基地 。
国民党在内战的溃败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军事实力和国际局势最应当浓墨重彩,其他的一些抽象败因皆附着于此两点之上 。他们的对手中国共产党在纪律性、组织性、学习能力、基层能力上比国民党不知要强多少 。当国民党在大西南庆贺抗战胜利时,谁又能知道局势已是"川歌滇舞欢未毕,赤潮已衔半边日"呢,大势最初恐怕只能是风起于青萍之末,茫茫然而不觉吧 。
推荐阅读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揭秘妙玉结局 竟被贼人掳走侮辱后卖入青楼?
- 胡适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 西游记中唐僧和孙悟空第一次矛盾竟是因为她!
- 小说《西游记》中最美的女儿国国王 红颜似水
- 首次在《人民日报》上做公开检讨的省委
-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真迹的去向之谜
- 揭秘梁山十大名不副实的绰号
- 狄青闯三关的爱情故事 狄青的老婆介绍
- 红楼大究竟谁是绣春囊事件的幕后策划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