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代以前圣旨不说“奉天承运 皇帝诏曰”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正确断句法应是:“奉天承运皇帝 , 诏曰” , 而不是时下影视作品中的“奉天承运 , 皇帝诏曰”的读法 。
在时下热播的很多历史题材影视作品中 , 经常会出现太监宣读圣旨的镜头:“奉天承运 , 皇帝诏曰……”这句话听得人很不舒服 , 因为在明代以前 , 圣旨的“开场白” , 根本没有这八个字 , 这可谓是“戏说”和“穿越” 。
在中国古代 , 帝令也不全称为“圣旨” 。据《中国圣旨大观》一书记载 , 春秋战国时期 , 帝王之令分别称作“命”“令”“政” , 直到宋代才开始通称帝令为“圣 旨” 。圣旨的开头语也不全是“奉天承运 , 皇帝诏曰” , 而是历朝历代各有其别:唐朝时 , 圣旨开头语多是“门下”两字 , 因为圣旨一般由当时的门下省审核颁发 , 如《肃宗命皇太子监国制》的圣旨 , 开头语便是:“门下 , 天下之本……”也有用“朕绍膺骏命”“朕膺昊天之春命”等词作开头语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 , 圣旨开头 语多用“应天顺时 , 受兹明命”八个字 , 以阐明天子的“正统” 。蒙古族的最高天神是长生天 , 所以元朝时期的圣旨开头语一律是“长生天气力里 , 大福荫护助里 , 皇帝圣旨……”最早使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八个字作为圣旨开头语的 , 是明太祖朱元璋 。也就是说 ,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八个字出现于圣旨中 , 始于明朝 。
据明人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一书记载 , 朱元璋定都南京后 , 将南京更名为“应天府” , 将宫中最大的金銮殿取名为“奉天殿” 。为了彰显其“天子”的合法性 , 他自称“奉天法祖” , 还在手持玉圭上刻了“奉天法祖”四字 。后来 , 为了寻找“奉天承运”的“理论根据”和有力佐证 , 朱元璋还自撰了《御制记梦》一文 , 文中 绘声绘色地讲述了他梦天宫 , 见到了“道法三清” , 紫衣道人授以真人服饰和法剑等情节 。自此 , 朱元璋开始自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 他再颁发圣旨时 , 便以这 八个字作为“开场白”了 。后世沿传 , 便形成了圣旨开头语的固定形式 。
【为什么明代以前圣旨不说“奉天承运 皇帝诏曰”】而且值得一提的是 ,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正确断句法应是:“奉天承运皇帝 , 诏曰” , 而不是时下影视作品中的“奉天承运 , 皇帝诏曰”的读法 。
推荐阅读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明代画家吴伟 一介乞丐竟然也能成为“画状元”
- 红楼梦中宝珠是谁?宝珠为什么做了秦可卿的义女
- 岳飞和秦桧的故事 秦桧为什么要陷害岳飞?
- 揭秘汉成帝刘骜为什么死在赵合德床上?
- 夏桀是个什么样的人?夏桀为什么会成为亡国之君
- 猪八戒白胖形象错了 专家:明代中国没白猪
- 揭秘为什么民间拜关公不拜张飞的原因
- 古人为什么要为父母守孝三年呢?守孝三年的来历
- 奇特的武侠现象 为什么小说中的江湖充满处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