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万满族人怎样灭掉拥有两亿人的大明王朝?( 五 )


由于崇祯的子嗣悉数落网没有能够逃到南京主政 , 这给后面南明的反扑造成巨大麻烦 。没有了天下公认的法定继承人 , 一下子冒出了许多个南明的皇帝来 , 却没有统一的指挥 。毫无悬念地 , 南明的力量继续在各种内部斗争中被消耗掉 , 终于被满清的军队逐一吃掉 。明朝再无翻身机会 。
平心而论 , 在长达六十年的明清对抗中 , 明朝并非没有机会能够一举解决辽东问题 。其实建州女真的骑兵虽然勇猛 , 但满清一致都有一个致命的弱点 , 就是单薄的人口 。正如我前文所说 , 满清一直到入关 , 也才区区不到百万的人口 , 可用于作战的男丁不过十来万 。可以说 , 明朝只要能够认真组织一场战役 , 彻底击溃满清一次就可以导致建州女真后面二十年缓不过劲来 , 而且很可能就因此被周边的蒙古或朝鲜给彻底吃掉 。然而“奇葩”的明朝在这整整六十年里居然就真的一场胜利也没有 , 勉强称得上胜利的宁远和宁锦两次战役也仅仅是阻止了满清进攻的势头 , 虽然也狠狠挫了其进攻的锋芒 , 但未能给于其任何实质性的打击 。
1619年的萨尔浒之战是明清之间的第一场大规模战役 , 也是彻底暴露明朝军事实力纸老虎一面的一场战役 。可以说 , 明朝两百多年来在军事制度上的各种积弊的综合爆发 。当时明朝军队大约十万人 , 而女真则大约是六万人左右 , 人数上明朝具有一定优势 , 而且明朝拥有当时先进的各种火器 。虽然满清占有地利 , 但从综合条件上看 , 明朝方面略有优势 。
然而对比一下军队的总指挥我们就能看出很大的问题 。明军的总指挥居然一个文官 , 名叫杨镐 。确切地说 , 杨镐应该算个好人 , 品德不错 , 然后他也仅仅是个好人而已 , 至少军事上是一个饭桶 , 其实早在援朝抗日的战争中杨镐就暴露出过能力问题 , 可偏偏万历皇帝还是喜欢他 。这就是大公司病的一种特色 , 大公司在用人上更倾向于采用政治上可靠或者老板信任喜欢的人 , 而不是真正有能力的人 。一个能力平庸的人往往仅凭借老板的信任而爬上高位 , 从而导致经营的巨大问题 。杨镐无疑就是这种人的典型 。
明军在出征之时 , 举行了盛大的仪式 , 其中还包括要杀牛祭旗 。然而这却成了见证奇迹的时刻—由于武器的长期保养不良 , 军士的刀居然锈蚀不堪 , 三刀下去都没有把牛杀死 。这滑稽的一幕被明人写进了笔记了 , 供后人一笑 , 然而这对于明朝来说却是怎样的一个悲剧?谁能相信这场军事行动花费了明朝九个月时间准备 , 耗资数百万两白银?
接下来的故事和本文关联不大 , 就不详细叙述了 。努尔哈赤的部队在短短不到十天的时间里 , 奔袭百里 , 血战数场 , 重创明军 。明朝的四路军队被灭三路 , 还有一路未战先逃 。这一战 , 满清损失5~6000人 , 而明军至少被灭6万 , 双发战损比为1:10 。这场中国历史上着名的战役甚至被写进很多军事教材 。这可以说是一个战争史上的奇迹 , 其实却是必然 。随后的几十年里 , 满清对明朝军事上一面倒的压制也就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了 。
公元1583年(明万历十一年) , 明朝还正因为在张居正的治理下经济政治有所恢复 , 仿佛正处于中兴的局面 , 好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而当时年青的努尔哈赤则遭遇了他人生中最大的不幸 , 他的父亲和祖父都在明朝军队的屠城中被杀害了 。他当时所拥有的不过是祖上留下的13副铠甲和几十个志同道合的兄弟 , 他的部落甚至连文字都还没有 。
如同很多的创业者一样 , 他义无反顾地走上了一条开创天下的不归之路 。由于最初实力的弱小 , 他在打天下一开始的许多年里都不得不亲冒矢石参加战斗 , 每一战都是生死之战 , 每一战都是性命相搏 。每一战都是向死而生 。他正因为几乎一无所有 , 所以才能够毫无羁绊地一往无前 , 纵马驰骋于旷野 , 迎接他的有隆隆的战鼓 , 有如刀的霜雪 , 也有绚烂的星空 。当他挥舞钢刀冲向敌阵的时候 , 他绝不会想到 , 在以后的几十年里 , 他和他的子孙竟会开创出一片怎样惊人的事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