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少有天敌,人类也不捕杀它们,为何它们的数量不升反降?( 二 )



而成年后 , 燕子面临的意外除了被天敌捕杀外 , 最主要的集中在了迁徙的路线上 , 在如此漫长的迁徙中 , 给燕子的容错率是很低的 , 一旦出现掉队 , 或者身体不适等情况 , 燕子就会被淘汰掉 , 而一年两次的迁徙 , 会带走大量燕子的生命 。

第三:麻雀的捣乱 。 从21世纪初开始 , 就不断地有鸟类学家和鸟类保护人士发现麻雀抢夺燕子的巢穴 , 虽然燕子从体型上看比麻雀大一些 , 但是麻雀成群的习性让燕子很难招架 , 比如2006年在吉林省白城市的气象局宿舍 , 李先生就观察到了上百只麻雀将这里的燕子全部赶走并占据了巢穴的现象 。
而且一般麻雀抢夺燕子的巢穴都是在繁殖期 , 这样燕子在繁殖期就需要重新建巢 , 等到巢建好了 , 也错过了繁殖期了 。

因此 , 一年两次的长距离迁徙中的死亡、天敌的捕杀以及麻雀的“鸠占鹊巢”让繁殖能力还不错 , 也没有收到人类捕杀的燕子 , 数量只能勉强的维持 , 无法实现暴涨 。 非但如此 , 近些年 , 许多地区的燕子非但没有维持在原有的种群数量上 , 还下降得非常厉害 。 这又是为何呢?

不升反降的燕子数量
许多小伙伴可能也发现了 , 如今在农村地区 , 燕子已经由常见鸟类变得不再常见了 , 究其原因无非有四点:
第一:食物减少 。 燕子主要在我国北方繁殖 , 而在繁殖期 , 燕子需要大量的昆虫作为营养基础 , 但是 , 如今农业中农药的使用已经让虫子变得比以前少了很多了(还包括吃了带有农药的虫子) 。 这就使得燕子在繁殖期没有足够的食物作为支撑 。 这也是它们减少的原因之一 。

第二:栖息环境改变 。 老话说“燕子不进苦寒门” , 其实燕子是无法分辨人贫富的 , 只不过在以前有钱人家的大门建筑才满足燕子筑巢的选择“高、通风好、有屋檐” , 而穷人家的大门通常只是一个小小的门 , 压根没有燕子筑巢的地方 。
如今也是一样的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 农村的房屋都成为了红砖红瓦的大房子 , 大门底下也会用水泥甚至是瓷砖贴合 , 但是这种环境已经不太适合燕子筑巢了(容易掉) 。
因此 , 栖息环境的改变 , 也是燕子减少的原因之一 。 (下图的燕子在光滑的瓷砖上只能依靠电灯的底座和线作为支撑点)

第三:人为的毁坏 。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 对院子里的卫生要求也提高了 , 以前燕子窝下面有很多粪便 , 无人问津 , 但是如今 , 在水泥地面上 , 这些粪便变得扎眼 , 因此 , 一些人为了卫生会将燕子窝捣毁 , 这样也会影响燕子的生存和繁殖 。

第四:与日俱增的“雀燕”冲突 。 上面我们说过 , 麻雀会抢夺燕子的巢穴 , 其实麻雀的这种行为频发是在近些年才开始的 , 原因就是如今农村房屋大变样 , 原本喜欢在墙缝、屋檐下的缝隙中生存和繁殖的麻雀也失去了栖息之所 , 所以这些鸟转而把目光放在了燕子身上 。
随着农村的房屋越建越好 , 如果不考虑鸟的栖息方式的话 , “雀燕冲突”必然会日益加剧 。

总结
燕子其实并非没有天敌 , 而是它们的天敌相比较少 , 而且大都在夜间活动而已 , 有了天敌的约束 , 加上迁徙路上的损耗 , 燕子的数量显然不会暴涨 。
【燕子少有天敌,人类也不捕杀它们,为何它们的数量不升反降?】而近些年 , 燕子的数量在许多地方开始逐渐地下降 , 这其实与燕子食物减少、栖息地减少、人为的损坏巢穴以及麻雀的竞争有很大的关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