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人霸道的饮食习惯:宋朝人吃鲨鱼 主要吃皮
现代人吃鲨鱼,最看重它的鳍 。宋朝人吃鲨鱼,最看重它的皮 。
鲨鱼皮真是好东西,能做剑鞘,能做刀鞘,能做盔甲,能做钱包,居然还能吃 。怎么吃?“煮熟,剪以为羹,一缕可作一瓯 。”(庄绰《鸡肋编》卷上,下同)去砂,煮软,剪成长条,炖汤喝,一条能炖一小锅 。炖完汤,皮不断,用筷子挑出来,丝丝缕缕盘在碗里,就跟长寿面似的 。夹住一头,往嘴里一放,使劲一吸,哧溜哧溜往里钻,又嫩又滑又筋道,嗯,好吃!
宋朝有位游师雄,陕西人,没见过鲨鱼,更没吃过鲨鱼皮 。朋友炖了一锅,给他盛一碗,他三下五除二就给消灭了 。朋友问:“味新觉胜平常否?”这玩意儿就是传说中的鲨鱼皮,你感觉怎么样?跟你平常吃的东西不是一个味道吧?他愣愣地说:“将谓是馎饦,已哈了 。”原来是鲨鱼皮啊,你咋不早说?我还以为是面条呢,没过牙就吃了,啥味道?我没尝啊!
故事讲到这里,问题来了:游师雄吃鲨鱼皮不过牙,生吞下肚,是因为他把鲨鱼皮当成了面条 。为什么一当成面条就生吞下肚、完全不咀嚼呢?因为他那个地方的人有一种非常独特的饮食习惯———“食面盖不嚼也” 。平常吃面从来不嚼,都是生吞 。
听了这个解释,大伙可能会觉得荒唐:“吃面哪有不嚼的?太傻了吧?”其实也没啥可奇怪的,我们豫东农村也有这样的饮食习惯,吃拨鱼儿的时候就不嚼 。
拨鱼儿也是面食的一种,做法简单:调一碗面糊,烧一锅水,待水开了,用大勺子舀一勺面糊,架到锅上,再用小勺子往外拨,左拨一下,右拨一下,面糊一片片飞进锅里,先沉底,再上浮,一个个都是大头小尾巴,扁扁的身子,状如小鲫鱼,故名拨鱼儿 。拨鱼儿煮熟,捞出过水,浇上菜汁,多放醋,多放红油,酸酸辣辣的,汤味很正 。
【宋朝人霸道的饮食习惯:宋朝人吃鲨鱼 主要吃皮】拨鱼儿的汤味非常重要,拨鱼儿本身的味道就不太被人关心了 。为什么不关心?因为我们那儿的小孩子打小就受到这样的教育:“拨鱼儿不是用来嚼的,是用来喝的!”吃拨鱼儿不能嚼,它什么味道也就不重要了,连汤带鱼儿一起吞吧 。所以在我们老家,吃拨鱼儿不叫吃拨鱼儿,叫“吞拨鱼儿” 。
推荐阅读
- 三国时期两位最淫艳的女人 一生都在玩弄男人
- 耶律大石是怎么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耶律大石
- 风尘才女寇白门为何不惜与出轨情人玉石俱焚?
- 奇闻:唐朝高僧一行捉北斗七星以救恩人之子
- 此人一生杀了三个皇帝还被奉为“忠臣”
- 高丽王国是安徽人建立的 朝鲜是东北人建立的?
- 揭秘妙玉结局 竟被贼人掳走侮辱后卖入青楼?
- 爱国诗人屈原之死疑云 自杀说未必是事件真相
- 被三个女人玩完的禽兽王朝 北齐红颜祸水
- 古人更偏爱平胸 揭秘古代丁香乳更受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