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开国功臣因阅兵时骑的马瘦被下令斩首

邓季筠、黄文静两人 , 死得更是莫名其妙 , 朱温认为他们阅兵时骑的马瘦 , 是对他的不敬 , 命刀斧手推出斩首 。
有人以为 , 朱温的篡位夺权 , 代表了一种新兴势力的崛起 , 寓含着深刻的社会变迁之轨迹 , 所以他对所谓“朝廷宿望” “衣冠之士”的倾全力打击 , 也显示了一个新兴的集团对腐朽没落势力的打击 。可能因为这个原因 , 有人认为朱温不是无赖 , 认为朱温不是个大英雄也起码是个奸雄 。同是出身草莽 , 虽比不过刘邦、朱元璋 , 但也强过刘备 。
但是观其行为 , 看不出他具有这种政治斗争的自觉性 , 他将“朝廷宿望” “门胄高华”作为首先打击的对象 , 是因为这些人是他篡夺皇位的最大障碍 , 而对为他篡位夺权绞尽脑汁 , 劳苦功高的部下宿将 , 一旦失去了利用价值 , 让他感觉不舒服 , 他也是毫不留情 , 立即诛杀 。 , 
朱友恭、氏叔琮、柳璨、蒋玄晖和张廷范等人或是他的心腹亲信 , 或是他收养多年的螟蛉义子 , 或是出生入死 , 为他浴血奋战 , 立下赫赫战功的部将 , 如果说朱温代表了一种新兴势力 , 那么这些人无疑是“新兴势力”中的骨干人物、基本力量 。
但是朱温似乎并没有因为他们是他的基本力量而另眼相看 , 谁一旦不符合他的心思 , 或者说他看谁不顺眼 , 不管你原来的身份是什么 , 马上拉出去 , 咔嚓砍头 。
除了氏叔琮、朱友恭、柳璨、蒋玄晖和张廷范外 , “王重师、朱珍、邓季筠、胡规、黄文静、李谠、李重允、范居实等 , 皆披坚执锐 , 为开国功臣 , 一有疑忌 , 辄斩艾随之 , 固未尝稍事含忍也 。”(清赵翼撰《廿二史扎记》)这些人都曾出生入死给他打天下 , 他只要看了不顺眼 , 就象割草一样 , 随意找个借口就杀了 。
邓季筠、黄文静两人 , 死得更是莫名其妙 , 朱温认为他们阅兵时骑的马瘦 , 是对他的不敬 , 命刀斧手推出斩首 。他的左右侍从“小忤其旨 , 立杀之 。”他手下的“职吏每日先与家人辞决而入 , 归必相贺 。宾客对之 , 不寒而栗 。”
人物名片
朱温(公元852—912年) , 宋州砀山(今安徽砀山)人 。五代十国后梁开国皇帝 。早年参与黄巢起义 , 脱离黄巢农民政权而归唐后被唐廷赐名朱全忠 , 篡唐自行称帝建立后梁后又改名朱晃 。
家世为儒 , 祖朱信 , 父朱诚 , 皆以教授为业 。幼年丧父 , 家贫 , 母王氏佣食于萧县刘崇家 。朱温成人后 , 与其兄朱存“勇有力 , 而温尤凶悍” , “不事生业 , 以雄勇自负 , 里人多厌之” 。
开平元年(907年) , 废唐哀帝李柷 , 自行称帝 , 改名为朱晃 , 建都开封 , 国号为“大梁” , 史称“后梁” , 后人称其为梁太祖 。封李柷为济阴王 , 次年又杀李柷 , 自此唐朝结束289年的统治 , 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
梁太祖朱温在位时颇重视农业发展 , 下令两税之外不得妄有科配;但因连年战事 , 民不聊生 , 开平四年(910年)发生柏乡之战 , 与晋王李存勖矛盾加剧 。晚年宫廷内陷入权力斗争 , 皇后张氏临终前劝他:“君人中英杰 , 妾无他虑 , 惟‘戒杀远色’四字 , 请君留意 。”朱温生性残暴 , 杀人如草芥 。夫人在世时尚能劝止 , 死后却大肆淫乱 , 甚至乱伦 , 包括儿媳都得入宫侍寝 。乾化二年(912年)被第三子朱友圭刺杀 , 享年61岁 , 在位6年 。
【哪位开国功臣因阅兵时骑的马瘦被下令斩首】邓季筠 , 宋州下邑人也 。少入黄巢军 , 隶于太祖麾下 。及太祖镇汴 , 首署为牙将 , 主骑军 。伐郓之役 , 生擒排阵将刘矫以献 。唐大顺初 , 唐帝命丞相张浚伐太原 , 太祖奉诏出师 , 西至高平 , 与晋人接战 , 军既不利 , 季筠为晋人所擒 。克用见之甚喜 , 释缚 , 待以宾礼 , 俄典戎事 。季筠在并门凡四稔 。景福二年 , 晋军攻邢台 , 季筠领偏师预其役 , 将及邢 , 邢人阵于郊 , 两军酣战之际 , 季筠出阵 , 飞马来归;太祖大加奖叹 , 赏赉甚厚 。时初置?子都 , 最为亲军 , 命季筠主之 , 旋改统亲骑 , 又迁将中军 。天祐三年 , 奏授登州刺史 , 下车称理 。登州旧无罗城 , 及季筠至郡 , 率丁壮以筑之 , 民甚安之 , 因相与立碑以颂其绩 。太祖受禅 , 改郑州刺史 , 寻主兵于河中 , 为都指挥使 。时并人寇平阳 , 季筠接战于洪洞 , 大克 , 拜华州防御使 。又继领龙骧等诸军骑士 , 累官至检校司空 。柏乡之役 , 季筠临阵前却 , 太祖亦未之罪 。乾化二年春 , 太祖亲伐镇、定 , 驻于相州 , 因阅马 , 怒其马瘦 , 与魏博军校何令稠、陈令勋同斩于纛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