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神秘石像来历不明 神秘石头人究竟和谁有关

在新疆北部的草原上 , 不时有一尊石雕人像进入人们的视野 。但是这些石人来自何方?是谁人所为?是哪个民族或部落的文化遗产?学术界至今还没有揭开这些谜底 。
这些石人都是用整块的岩石雕凿而成 。从外形来看 , 大都是全身像 , 头部、脸型和身躯雕刻得生动逼真 。近年在博尔塔拉蒙古族自治州温泉县境内阿尔卡特草原上发现的阿尔卡特石人 , 就是用一整块白沙岩石雕凿而成的 。
其头部雕凿出一个宽圆的脸庞 , 一双突起的细长眼睛和高高的颧骨 , 上唇有两撇八字胡须 。身上雕凿出翻领大袷袢 , 腰部束一根宽腰带 , 右手拿一只杯子举在胸前 , 左手按着一把垂挂在腰际的长剑 。脚部刻画出一双皮靴子 。石人的脸部表情严肃 , 仿佛是威武的将士在保卫和巡视着周围的草原 。
这些石人都是用整块的岩石雕凿而成 。从外形来看 , 大都是全身像 , 头部、脸型和身躯雕刻得生动逼真
这些来历不明的石人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游人的兴趣 , 而研究历史的学者们也在积极探讨这些石雕作品的“来龙去脉” 。
专家经过考证 , 现在生活在石人地区的民族 , 无论是哈萨克、维吾尔 , 还是蒙古族都没有石人的习俗 。因此 , 石人的族属 , 必须到古代民族中去寻找 。在中国北方草原 , 曾先后生活过塞人、匈奴、突厥、回鹘、蒙古等游牧民族 。
经过半个世纪的研究 , 学者们提出了各种学说 。在中国 , 较早提出来的一种说法突厥石人说 。这是由中国著名的考古学家黄文弼先生提出的 。突厥族 , 在中国历史上 , 是继匈奴之后 , 西北地区又一个影响最大的民族 。黄文弼先生根据文献中的“表木为茔 , 立屋其中”推测 , 此句说的是突厥人的葬制 。其中 , “屋”字应为“木”的误写 。这句话说明 , 突厥人死后 , 一般葬于方形石棺墓之内 。
不仅在墓前树立木雕像或石雕像作为纪年标志 , 还要在石棺范围内 , 建筑一个木结构的祭堂 , 因为历史久远 , 大多数木结构祭堂已经消失 , 只有这些石人 , 一如既往地守候在墓前 。后来 , 人们在《周书middot;突厥传》中找到了类似的记载 。
书中说突厥人死后 , 要“于墓所立石建标” , 这说明古代突厥人确实有在墓地立石的风俗 。另外 , 目前所发现的新疆阿尔卡特草原石人 , 其共同的特点是右手持杯 , 左手握剑 , 石人之所以握剑 , 与突厥人有尚武的风俗相吻合 。一直以来 , 学术界对突厥说也比较认可 。
新疆境内发现的草原石人
然而 , 王博对此观点提出了疑问 。自1976年大学毕业 , 王博就致力于新疆石人的研究 。近几年来 , 王博一直在进行着一项艰苦的工作:就是把所有新疆境内发现的草原石人 , 进行类型学划分、比对 , 从而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他发现:草原石人类型众多 , 远远不止突厥武士这一种类型 , 此外还有雕刻有鹿形图案的鹿石 , 以及黑石头的石人 。石人背后的石堆、土堆、石圈、石框的型制也多达7种 。如果这些石人都是一个民族所为 , 怎么会在墓葬的形制上有如此大的区别 。因此 , 王博认为 , 这些石人不可能是一个民族所为 , 并且出现于不同的时期 。研究这些石人 , 不能一概而论 。
新疆博物馆考古部主任王博从事草原石人的研究近30年;据他介绍说:“在新疆草原上分布最多的 , 就是武士形石人 。其中最典型的是位于伊犁昭苏县东5000米小洪那海的石人 。小洪那海石人除了具有武士形石人的典型特征外 , 最为珍贵的是 , 在它的相当于腿部的位置 , 还雕刻有20行类似文字的符号 , 这是新疆迄今为止发现的石人中 , 唯一一尊雕刻有这种符号的石人 。”至于这些符号表达了什么意思 , 人们至今也不清楚 。
【新疆神秘石像来历不明 神秘石头人究竟和谁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 , 人们在新疆草原上发现的石人越来越多 , 有石人的区域也越来越广 。除了新疆的天山以北、阿尔泰山以南的广阔地区 , 向东与之相连的蒙古国、南西伯利亚草原 , 以及中国内蒙古部分地区 , 向西穿越中亚腹地 , 一直到里海和黑海沿岸 , 都存在着石人 。目前 , 人们发现了200多尊各不相同的石人 。这些形态各异的石人 , 到底是由谁创造的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