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取经团队里的最大矛盾是唐僧与八戒
重读《西游记》 , 有些新视角、新感受、新观点 。关于人物的设置 , 在宋代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 , 只有唐僧与孙行者 , 另加一马;甘肃榆林西夏时代的石蛊壁画所绘取经图 , 亦是如此组合 。猪八戒和沙僧都是后来加入到故事中的 。
沙僧犹可 , 八戒岂可小觑?正是因为这只拟人化的猪 , 才使漫长而枯燥的取经岁月充满了智愚难分、是非混杂、人妖颠倒的传奇景象;有了寓神化憨直粗笨于一体的八戒 , 才与悟空、唐僧的戏谑相映成趣 。
其实在中国志怪故事中 , 猪本不是一个活跃的角色 。因为跟人的日常生活太亲近了 , 人们对猪太熟悉 , 以致于无法赋予它任何浪漫色彩 。在猪八戒身上 , 集中显现了人类懒惰贪吃、不思进取、追求物质享受的负面 。因此 , 说他是物欲的化身、及时享乐的象征也不为过 。
在西天取经路上 , 猪八戒的意志最不坚定 , 不仅贪吃懒惰频受女妖精的诱惑 , 而且一遇挫折就想到舍大家顾小家 , 念着“把白马卖了 , 给师父买口棺材送终” , “仍回高老庄做女婿”陪那翠兰媳妇儿;面对取经路上的辛苦遭罪 , 他甚至觉得还不如做妖怪 , “专一吃人度日” 。
当然 , 这里面涉及到对取经事业不同理解 。唐僧取经 , 一为救度世人 , 一为效忠太宗皇帝 , 保其“江山永固” 。但前者八戒不懂也未必相信 , 后者更与他风马牛不相及 。说白了 , 那又不是他的江山 。所以八戒虽然有时也夸唐僧是个“好和尚” , 但根本上却认为他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经典主义者 。唐僧那种终极追求的崇高思想境界 , 尤其是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仍不易取经之志的定力是难能可贵的 。
但照猪八戒看来 , 这全是荒诞的——去甚西天、取甚经!在家伴着老婆 , 过小日子才是正经 。及至走在了取经路上 , 则眼前可得之物 , 无论好吃的 , 还是同仙子或女妖精“耍子耍子” , 他都不愿轻易放过 , 从不把希望寄托在明天 。用哲学语言来描述 , 就是“生活在当下” 。唐僧是执着的 , 有信仰的;而猪八戒是务实的 , 但太务实了 , 就流于浮躁 , 流于愚笨 , 流于自私 , 流于物欲享受了 。
【为什么说取经团队里的最大矛盾是唐僧与八戒】所以整个西游取经 , 最矛盾的对立是猪八戒与唐僧 , 而不是唐僧与孙悟空;最深刻的冲突是经典信仰主义与现实享乐主义的冲突 , 而不是孙悟空与妖怪 。八戒对由唐僧发起的取经工程是根本否定的 。要说八戒的观点完全错了 , 却也不见得 。东土大唐之人 , 真的非要他这个和尚老儿跑到西方去弄什么经才能得救吗?倘若连佛祖都赞同其门徒勒索取经人的钱财 , 走几万里路得来的经 , 又有什么用呢?
推荐阅读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爱国诗人屈原之死疑云 自杀说未必是事件真相
- 红楼梦中宝珠是谁?宝珠为什么做了秦可卿的义女
- 岳飞和秦桧的故事 秦桧为什么要陷害岳飞?
- 揭秘汉成帝刘骜为什么死在赵合德床上?
- 夏桀是个什么样的人?夏桀为什么会成为亡国之君
- 小说《西游记》中最美的女儿国国王 红颜似水
- 慈禧说了什么话吓得奕譞几天睡不着觉?
- 大诗人白居易蹉跎仕途谜案 不畏权贵说真话
- 揭秘为什么民间拜关公不拜张飞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