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简介 慈禧太后简介
咸丰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简介 慈禧太后简介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 。满洲镶蓝旗人 。父惠征,曾任安徽徽宁池广太道道员 。咸丰十二年(1852),被选入宫,封兰贵人 。
1856年,生皇长子载淳 。次年,封懿贵妃 。在宫中的地位仅次于皇后钮钴禄氏,且因得咸丰帝宠幸,干预朝廷政事 。1860年,英法联军进逼北京 。她随咸丰帝逃往热河(今河北承德)避暑山庄 。次年8月,咸丰帝病死,六岁的载淳继位,她和钮钴禄氏被尊为皇太后,徽号慈禧、慈安,俗称分别为西太后、东太后 。
由于不满八位“赞襄政务王大臣”专权,11月,她与恭亲王奕等贵族官僚在北京发动辛酉政变,将载垣、端华、肃顺处死,其他五人革职或遣戍,改元同治,实行两太后“垂帘听政”,自己掌握实权 。她任奕为议政王、军机大臣,管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依靠曾国藩、李鸿章等组织的汉族地主武装,勾结外国侵略势力,先后镇压了太平天国、捻军和苗民、回民起义,使清王朝的统治得到暂时稳定 。她一方面采用洋务派“自强”和“求富”的方针,开办一些新式工业,训练海军和陆军以加强政权实力,另一方面,又支持顽固派对洋务派进行牵制,以加强深宫集权 。同治十三年(1875),同治帝病死,无子 。她立其四岁侄(亦系外甥)载为帝,年号光绪,继续与东太后“垂帘听政” 。光绪七年(1881),东太后突然死去 。
中法战争期间,她免去奕一切职务,从而独揽朝政 。1886年,慈禧太后以办海军为名修葺被英法联军焚毁的清漪园(后改名为颐和园) 。次年,改“垂帘听政”为“训政” 。1889年,在名义上归政于光绪帝,实际仍操纵内政和外交大权 。一些中央和地方的高官显宦长期唯其命是从,在其周围形成后党集团 。在中日战争中,她幻想列强出面干涉、调停,以致战败,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1898年,光绪帝实行戊戌变法 。
【咸丰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简介 慈禧太后简介】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于9月21日发动政变,幽禁光绪帝,废除全部维新措施,捕杀维新派谭嗣同等6人 。慈禧太后宣布重新训政,并准备废黜光绪帝 。但由于一些地方督抚和外国使臣的反对,乃保留光绪皇帝称号,立端王载漪子溥为大阿哥(皇储) 。当义和团运动兴起时,慈禧太后下令镇压未果,不得不于1900年初改“剿”为“抚”,利用义和团的反帝爱国热情,对外宣战 。8月,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她携光绪帝逃往西安 。再次命令镇压义和团,并以庆亲王奕、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出面求和,在1901年9月与11国签订了空前屈辱的《辛丑条约》 。此后,为缓和国内外矛盾,消弭革命,维持统治,陆续推行“新政”,主要措施包括调整官制、整顿吏治、改定刑律、编练新军、奖励实业、兴办学校等等 。1906年又宣布预备立宪 。1908年11月14日,光绪帝死 。她命立醇亲王载沣子、年仅三岁的溥仪为帝,年号宣统 。次日慈禧病死,结束了对清朝长达47年的统治 。
推荐阅读
- 揭秘慈禧获宠之路 慈禧如何吸引风流咸丰帝?
- 秀女也疯狂 咸丰帝选妃竟遭少女当众辱骂?
- 咸丰帝在位时 慈禧一直斗不过慈安
- 咸丰帝神秘死亡之谜 是否真与慈禧太后有关系?
- 慈禧竟还有这么个绝技 怪不得独受咸丰宠爱
- 咸丰帝为何事感慨 做皇帝想勤俭都不容易
- 咸丰皇帝死因 金屋藏娇与汉人寡妇纵欲而亡
- 效仿“勾弋夫人”故事 为何咸丰最后不肯杀慈禧?
- 咸丰帝选秀女遭抗拒内幕 少女竟讽刺咸丰是昏君
- 大事记 孝钦显皇后慈禧太后的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