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环的结局是什么?红楼梦贾环简介( 二 )


有段很微妙的描写,第75回“开夜宴异兆发悲音,赏中秋新词得佳谶”这一回里,贾政让宝玉贾环作应景诗,贾环的诗令贾政大为不悦,而独有一人夸赞贾环,那就是同样在贾府不得意的贾赦:“这首诗据我看甚是有骨气,……我爱他这诗,竟不失我们侯门的气概 。”不仅赏赐了较宝玉贾兰多得多的玩物,甚至说:"以后就这么做去,方是我们的口气,将来这世袭的前程定跑不了你袭呢 。”慌得贾政急忙劝住:“那里就论到后事了” 。贾政的一句“那里就论到后事了”无疑是表明了一件事:他从未将贾环看作是贾府未来的继承人,即使宝玉如何不如他的意,换言之,无论贾环再怎么出色,也不可能继承世袭爵位!事实明摆着,此时的贾环即使有上进之心,估计也被贾政如冷水般的话打击的完全泯灭了 。
贾环在没有父爱的环境里,又受到来自贾府执事集团的打压,周围又都是如赵姨娘般自私卑鄙的人,他从小面对的都是人性中的丑恶,接触到的都是冷漠和虚伪 。于是,他自发的反抗也不由的效仿赵姨娘的反抗模式——用卑鄙的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 。贾政对于自己的儿子,根本没有言传身教,告诉他们应该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只是一味的苛责 。听到贾环的谗言,不加以正确的引导,让贾环明白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还未经证实就对宝玉采取大棒政策,使贾环尝到诬告的甜头,从而更加向着奸邪之路前行 。所谓子不教,父之过,贾环之所以成为一个手段恶毒心地卑劣的人,贾政绝对难辞其咎 。
母亲的教育
所谓“姨娘”,是赋予被主子收入房内的丫环的称呼,也是封建上层社会腐朽的一种特殊表现 。赵姨娘在贾府中名主而实奴,处于一种半主半奴的特殊社会地位上,所以,凤姐的几句话,倒能概括赵姨娘在贾府的地位,“糊涂油蒙了心,烂了舌头,不得好死的下作东西……也不想一想是奴儿,也配使两三个丫头!”
贾环第一次出场是在“王熙凤正言弹妒意,林黛玉俏语谑娇音”一回 。贾环觉得自己受了委屈,回家本来承望着能得到母亲的安慰,不想赵姨娘听了贾环的遭遇,并不心疼安抚,却像泼妇一样骂儿子是“下流没脸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把儿子当作自己争宠夺势的筹码,眼见儿子偏是一副不成才的样,赵姨娘还要随时替他收拾残局,更不见得能分出母爱来抚慰这不争气的儿子 。她虽是贾环的亲生母亲,却心底狭隘,恶毒自私,更加身份低微,没有什么修养,自己尚且如同泼妇一般,哪里能教贾环什么好,就只会挑唆他闹事,贾环因闹事挨了打,赵姨娘又不能出面为他作主撑腰,最后倒霉的总是贾环 。
作为母亲,赵姨娘对贾环的深刻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赵姨娘对宝玉和王熙凤是又嫉又恨,无时无刻都在想着用个什么法子陷害他二人,最好能把他俩弄死,好让自己唯一的儿子贾环成为贾府爵位的继承人,在魇魔法姊弟逢五鬼中,赵姨娘就用五百两银子请马道婆做法,想要彻底除去这两个眼中钉,她是这么说的:“你若果然法子灵验,把他两个绝了,明日这家私不怕不是我环儿的 。”在宝玉二人弥留之际,赵姨娘见到自己愿望即将达成,竟然得意忘形,对贾母说出了真心话:“老太太也不必过于悲痛 。哥儿已是不中用了,不如把哥儿的衣服穿好,让他早些回去,也免些苦,只管舍不得他,这口气不断,他在那世里也受罪不安生 。”贾母马上喝道:“你愿他死了,有什么好处?你别做梦!他死了,我只和你们要命 。”
贾母老于世故,她所代表的是整个封建制度的上层统治者,赵姨娘的心思哪里瞒的过她,她这样说,不仅仅是对赵姨娘的警告,甚至是最后通牒——就算宝玉真的死了,贾府的家业也不会落进你们这起奴才手中,你别做春秋大梦了 。贾环在这点上受她影响最大 。在魇魔法姊弟逢五鬼中说“贾环素日原恨宝玉,如今又见他和彩霞闹,心中越发按不下这口毒气 。虽不敢明言,却每每暗中算计,只是不得下手,今见相离甚近,便要用热油烫瞎他的眼睛 。”他素日恨宝玉大部分都是受赵姨娘的影响,如今“这恨已经不是孩童间的小打小闹,文中他不是要烫一烫宝玉就算了,而是存心要烫瞎他的眼睛 。想贾环那时不过十一二岁,正是天真烂漫的年纪,如果不是受到母亲的影响,无论如何也不会对自己的兄长产生这么歹毒的想法 。”
还有上文提到过的贾环在贾政面前诬告宝玉因奸不遂,逼死人命 。也无疑是受了赵姨娘的影响 。赵姨娘从来是有事没事都要寻找机会中伤诋毁宝玉的,她的举动让贾环在耳濡目染中学会了如何不择手段去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贾环的种种行为的背后,不难看出效仿赵姨娘的痕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