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欺瞒曹操计杀关羽 在诸葛亮手中杀人

历史上的司马懿是一个很有才能的军事家、政治家 。他长于谋略,看问题深远,不仅是一个很好的谋臣 。更是一个能够率兵东征西讨、建立万世功勋的武将 。
一、假称风瘫,静待刺客
司马懿出生于一个豪族世家,青年时期博学多才,很有声望 。公元201年,被郡政府推举为上计掾(文职小官),此时曹操正任司空(主管监察、参议国事),得知司马懿的名声后,想把他拉到自己的集团,派人召他到府中任职 。司马懿早已看出汉朝已经国运衰微,朝廷大权实际上落入曹操等人之手,他是士族旺门出身,不想在权臣手下讨生活,推说身患风瘫,不能起居,拒绝赴召 。曹操一向机带而多疑,马上怀疑这个年轻人是在借故推辞,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不敬,于是他派人扮作刺客前去验证虚实 。夜深人静时,刺客穿墙越屋来到司马懿的寝室,见司马懿果然直挺挺地躺在床上 。刺客仍不放心,手挥寒光闪闪的利剑,猛地刺向司马懿 。警觉的司马懿察知刺客到来,立即悟到这是曹操派来验察他病情的,毅然放弃了一切逃避求生、自卫和反抗的努力,装着真是风瘫病重的样子,直挺挺地躺在那里,一动不动,任刺客所为 。刺客这才信以为真,收起利剑,回去察报曹操去了 。
司马懿机智地躲过这一劫之后,总不能永远躺在床上 。他十分小心谨慎而有节制地活动,但还是没有逃过曹操的眼睛 。到了208年六月,曹操已经自任汉室丞相,为了实现统一天下的大业,他一面开玄武池练水军,一面积极网罗人才,此时,他又想起了司马懿 。曹操还记着当年的事,严厉地对使者说:“司马懿如果再推三阻四,就把他抓起来!”善于审时度势的司马懿判定,如果再拒绝,说不定将难逃杀身之祸,也就欣然就职 。曹操见司马懿接受征辟也就不再提过去的事,任命他为丞相府文学掾(文犊之官),并让他与儿子曹丕游处 。
司马懿在曹操手下任职,小心谨慎,勤勤恳恳,官职不断上升 。曹操虽然对司马懿的才能非常赏识,但对他“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的特点也看得一清二楚 。总觉得这个年轻人让人不那么放心,由猜疑而渐生反感.并有加害之意 。司马懿敏感地察觉到了曹操对他的猜疑,于是装作对权势地位无所用心、满足现状的样子,更加废寝忘食、尽心尽力的做事,曹操见此,逐渐安下心来,再加上儿子曹丕的不断说好话,也就慢慢消除了对他的怀疑和警惕 。
可以说,从一出道,司马懿就是用自己的才智来保全自己,并不断的寻谋着更大的发展 。
二、借吴灭羽,解围樊城
219年,镇守荆州的关羽抓住时机,率军攻打曹仁驻守的樊城(今湖北襄樊) 。以期破樊后,直下皖、洛,占领曹操的统治区,进而一统中原 。曹操深知樊城的战略地位,便急派于禁、庞德两位大将率七万人马前去增援 。时值秋季,霖雨不止,汉水猛涨,关羽利用天时,巧妙布置,水淹七军,生擒于禁 。然后又斩杀将军庞德,蜀军一时威名大震,势力逼入河南境内 。曹操面对如此紧迫的形势,不禁惊慌失措,以至打算迁都以避其锋 。司马懿却十分沉着,上前谏阻说:“于禁将军是被水淹才失败的,并不是战场上杀不过敌手所致 。如果现在匆忙迁都 。既是向敌人示弱,助长关羽的凶焰,更会引起淮沔一带居民的骚动和不安 。孙权和刘备两股势力,外亲而内疏,现在关羽如此得势,自然是孙权所不愿看到的 。我们可以派使臣与孙权联系,请其派兵抄关羽的后路,樊城之围自然迎刃而解 。”曹操决定依计而行 。恰巧这时孙权遣使找上门来,曹操大喜过望 。
关羽闻知孙权乘机抄他的后路,心中不免惊慌,本欲撤兵回救,却又眼见围樊之战功亏一篑,十分可惜 。正在左右为难之际,孙权派大将吕蒙率兵袭取公安(今湖北公安),刘备的南郡(今湖北公安西北)太守糜芳投降,吕蒙占据江陵(今湖北江陵) 。与此同时,东吴的另一大将陆逊也攻城略地 。关羽无奈,只好放弃樊城之围,还当阳(今湖北荆门),走麦城(今湖北当阳东南) 。后被吴将俘获,不降被杀,樊城之围不战而解 。
司马懿这一计策,不仅借东吴之力解了樊城之围,而且还借孙权之手杀了关羽,真可谓一箭双雕,坐收渔翁之利 。更重要的是破坏了孙、刘联盟,改变了当时的战略格局,掌握了主动权 。
三、先发制人、速斩孟达
当初,关羽北攻襄阳、樊城时,因兵力不足,多次求援于驻屯上庸(今湖北竹山西南)的蜀将孟达,孟达按兵不动 。关羽兵败被杀后,孟达怕刘备治罪,遂于220年率兵投降了曹魏 。司马懿看出其人言行不一,反复无常,曾多次劝谏曹丕对孟达不可重用 。可惜曹丕不听,封孟达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平阳亭侯,又合并房陵、上庸、西城三郡为新城郡,封他为新城太守(驻上庸) 。曹丕病逝后,孟达失宠,新继位的魏明帝曹睿于227年派司马懿领兵驻屯宛城,以膘骑将军之职主管荆州、豫州(今河南中部、北部)的军事事务 。于是,孟达不安,觉得司马懿是在监视他 。诸葛亮得知这一情况后,乘机写信劝孟达起兵反魏,回归蜀汉,孟达表示同意 。但是,诸葛亮对孟达也是不放心的,怕他反复无常,决定用计促成孟达迅速起兵反魏 。为此派了一个名叫郭模的人向驻屯于魏兴(今陕西安康西北)的魏军将领申仪诈降,故意将孟达要举兵反魏的消息透露给他 。申仪早与孟达不和,得此情报,十分高兴,立即上报司马璐 。孟达听说事情败露,十分不安,想立即起兵,又拿不定主意,便寄书成都,与诸葛亮商量 。司马懿已经料定孟达必反无疑,得到申仪的报告后,判明了诸葛亮的意图,决定迅速消灭盂达 。为了充分做到万无一失,他双管齐下:一是设法破坏孟达与蜀汉的关系,挑拨离间,使其犹豫不决,延缓起事;二是调兵遣将,火速征讨 。司马懿深怕孟达迅速起兵,便写信给孟达说:“昔日将军背弃了刘备,蜀汉上下无不切齿痛恨于你 。魏国对你一向十分信任,封高官,任要职,又委你图蜀大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