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打战就逃跑的长腿将军 皇帝为何治不了他( 二 )
我才不去!
刘光世违诏不援 , 眼睁睁地看着抗金英雄赵立战死 , 楚州失陷 。
实在太过分了!
赵构算是气得够呛 , 可刘光世手执重兵 , 无论怎么说 , 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对金兵构成牵制 , 而且南宋政权基础还不稳固 , 他的部队仍是不得不依靠的军事力量 , 只能将他改兼淮南、京东路宣抚使 , 置司扬州 , 算是小小的惩罚 。
然而刘光世不上脸 , 拒绝奉诏 。
没办法 , 赵构不敢和他扯翻脸 , 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六月将他升领宁武军、宁国军两镇节度使 。
绍兴三年四月 , 将他改兼江东路宣抚使 , 置司建康 。
同年九月 , 又将他改为江东、淮西宣抚使 , 置司池州;
十月 , 伪齐军渡淮南犯 , 刘光世移驻建康设防 。
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升少保其部改为行营左护军 。
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加领保静军节度使 , 领三镇节度 , 移屯庐州 。
【一打战就逃跑的长腿将军 皇帝为何治不了他】就这样 , 刘光世寸功未立 , 官越做越大 。相比之下 , 像吴玠、岳飞、甚至韩世忠 , 他们能建节封侯 , 都是靠沙场百战 , 一刀一枪用性命搏来的 。
刘光世领三镇节度使 , 已经到达了两宋朝廷中武将功名事业的巅峰 。
这既是时代的黑色幽默 , 也是对南宋政府的一个莫大的讽刺 。
那么 , 刘光世既对金军畏之如虎 , 每逢奉诏移驻前线 , 又拒绝奉诏不断退避 , 即使遇上了打仗 , 自己绝不肯亲临前线 , 而是坐守后方 , 以便及时逃跑 。这种人 , 为什么不但没受到罢斥 , 官还越做越大呢?
究其原因 , 其实很简单 。
刘光世的军纪很差 , 士卒恣横 , 军队过处 , 奸淫妇女 , 抢劫财物 , 本质跟盗匪差不多 , 但它的政治地位崇高 , 国家正规军 , 名声好 , 全部行为合法化 , 在军队中不但毫无纪律约束 , 而且还是国家正式在编人员 , 由财政发工资、还有额外的奖金和补贴……种种的好处吸引了不少流寇、叛军前来投附 , 部队就越来越庞大 , 部队的首领刘光世在赵构心中的份量就越来越重 , 似乎 , 刘光世大帅的一举手一投足都会影响到南宋的生死存亡 。
刘光世领悟到了这一奥秘后 , 更加恃宠生骄 , 肆意妄为了 。
他还经常虚报军额 , 多占军费 , 对部下的封赏大手大脚 。
完颜昌攻破了楚州 , 屯军于承州、楚州 。刘光世不敢和他硬碰 , 就别出心裁地想出了一招:从朝廷申请了一大批金银 , 命人铸上“招纳信宝”四字 , 到阵前像发传单一样 , 大量散发 , 招叛纳降 。
结果招来了很多形形色色的人 。
这其中就有在五湖“掠人为食”的千余捕鱼人、郭仲威的淮南余党、通州盗贼邵青等等 。
刘光世将这些人编成“奇兵”、“赤心”两军 , 军中的开支大到惊人 。
宰相范宗尹对赵构说:“刘光世军多冗费 , 请将他部队中的那些老弱者遣散回家 。”赵构不同意 , 想方设法地满足刘光世后勤军需的供应 , 一下子就拨了“苗米三十七万斛” , 还不断对刘光世本人加官进爵 , 目的就是防止他的部属溃散为流寇或投奔伪齐 。
另一位宰相吕颐浩到刘光世的军队视师 , 吕颐浩大加弹劾刘光世“兵冗不练” , 请求赵构将他的军队调回朝廷 。
赵构却善解人意地说:“刘光世军粮不足 , 若突然移动 , 一定会引发兵变 , 当下只能先犒军好好抚慰 , 不可以轻动 。”
吕颐浩至了镇江 , 刘光世又向他哭穷 , 威胁说自己军中发不出军饷了 , 朝廷不给解决军队就有哗变的危险 。
吕颐浩问他 , 每月所需军费是多少?
刘光世斩钉截铁地答:二千万缗 。
吕颐浩不由心中生疑 , 向赵构申请派出差官到军队来考核 。可这事却不了了之 。
推荐阅读
- 三国时期两位最淫艳的女人 一生都在玩弄男人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民国乱象 第一外交官顾维钧被通缉穿女装逃走
- 一介汉将 大元皇帝忽必烈竟管他叫“大哥”?
- 奇闻:唐朝高僧一行捉北斗七星以救恩人之子
- 明代画家吴伟 一介乞丐竟然也能成为“画状元”
- 此人一生杀了三个皇帝还被奉为“忠臣”
- 真奇怪 为何秦始皇一辈子都不立皇后呢?
- 道光皇帝一脚踢死长子后 故宫石狮竟现异样
- 紫禁城竟没一个厕所 慈禧太后如何解决内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