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史上最短命皇帝 在位27天做1127件荒唐事( 三 )


《汉书·霍光金日磾传》载:刘贺“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 。”这个刘贺,是历史上最荒唐的短命皇帝,在其皇帝的任期27天内,就干了1127件荒唐事,平均一天40件 。真是耸人听闻,匪夷所思 。
当年七月,霍光另立汉武帝的曾孙刘病已(刘询)为皇帝,这就汉宣帝 。刘询是汉武帝的曾孙,上官太后论辈份是汉宣帝的祖母,这样,上官氏年仅十五岁,就尊为太皇太后,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太皇太后 。
汉宣帝即位前曾长期在民间生活,颇知民生疾苦 。所以他即位后勤俭治国,政治更加清明,社会经济更加繁荣,使汉朝的强盛局面又保持了几十年 。宣帝统治期间,“吏称其职,民安其业”,号称“中兴”,应该说,宣帝统治时期是汉朝武力最强盛、经济最繁荣的时候,因此史书对宣帝大为赞赏,曰:“孝宣之治,信赏必罚,文治武功,可谓中兴” 。
历史事件的发生,往往是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 。刘继兴认为,刘贺之所以很快就被废黜,除了他荒唐透顶这一众所周知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政治权力的角逐 。刘贺被拥立为帝,本应依赖和重用以霍光为首的拥立他为皇帝的朝廷大臣,维护他们在朝中的既得利益,然而,刘贺不仅没有这样做,反而将原来昌邑国的全套人马都带到了长安,权力与利益的斗争,在对于一个在朝中还没有扎下根来的刘贺来说,只有被废黜的一条路了 。下诏废黜刘贺皇位的皇太后,年仅十五岁,朝廷的实际权力其实掌握在大将军霍光的手里 。通过废立,权臣霍光的地位和权力更稳固了,《资治通鉴·汉纪十六》中这样记载:“及昌邑王废,光权益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