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官声不差的曹魏司徒王朗为何会被骂死?( 二 )
对言论也不能不较真,任其汹涌,势必洪水猛兽 。诸葛亮的办法就很好,平生唯谨慎,不给人下嘴的机会 。站在德行操守制高点上的人,所有的言论,都可以云淡风轻 。如果还有人嘚吧个没完,那也不要紧,送上门的机会,老账新账一起算,淹死你没商量 。口水谁没有啊,谁不会吐啊,可史诗可眼球,亦庄亦谐,又不是做不到 。语言技巧高是下乘,发言时机好是上乘 。毛宗岗一语道破:“人但知讨贼者当诛其首,而不知讨贼者当先诛其从 。”“武侯虽有出师之表上告嗣君,恨无讨贼之文布告天下 。今观骂王朗一篇,即以此当骂曹丕,即以此当布告之文可耳 。”原来如此,诸葛亮应该多谢王朗给机会呀!
另外,王朗被骂死,还属于孬货缺台词,心理承受力差 。
年龄大了,心血管系统可能存在问题了,受不得任何刺激了,这些都可以理解;让人不理解的是,“敌人”的骂声,对他而言,应该是赞美吧,为何拎不清?诸葛亮爆粗口,也还罢了,“汝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见二十四帝乎!”这句话就毫无道理 。王朗真正的显达,始于曹操晋封魏王之后,他去九泉之下,只要有脸见曹操曹丕父子即可,为何要见刘家诸帝?再说王朗自己已然言必称大魏,而不提有汉,何以为此羞惭?精神错乱乎?
人啊,本质上都很脆弱,经不起折腾,但是心理承受力属于另一码子事儿,取决于思想成熟度和意志力的强弱 。文相为何能够“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那是因为他的气节决定了必须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主张,有了这种坚持,泰山崩于前,也不会乱了阵脚 。显然,王朗心理承受力差,差在没有洁身自好,差在长期左右逢源,差在参与是非太多,差在精神世界的极度晦暗 。
令人后背发冷的是,王朗自告奋勇时,都督曹真大喜;王朗毙命后,“曹真将王朗尸首,用棺木盛贮,送回长安去了 。”朝廷重臣呀,如此淡淡然,泊泊然,无任何悲悯情绪,可见王朗平素的人缘也不咋的,至少同僚们并不敬重他 。人如蜡烛,既要点燃自己,又需照亮别人,如果只照亮自己,怕是不大妙 。难怪裴松之褒华歆而贬王朗,“歆之名德,实高于朗” 。
骂死王朗,文学典故而已,可以津津乐道;王朗为何死,人文探究而已,倒也不乏裨益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小说虽属虚构,现实未必无影,读者诸君切勿入戏太深,私下共勉吧!
推荐阅读
- 解密三国:赵子龙为何拒绝娶漂亮寡妇为妻?
- 三国解密:孙权送上了美女妹妹为何没套住刘备
- 教授解密狄仁杰 历史上没“元芳”这个人
- 解密:猛将张飞的年龄根本没法亲自鞭打督邮
- 清朝历史解密 八大“铁帽子王”拥有免死金牌吗
- 解密三国:刘备为何不救吕布?其中有何隐情
- 解密三国:其实貂蝉非董卓的卧底而是吕布之妻
- 解密三国:被吕布手下劫拦的夏侯惇最后何结果
- 希特勒到底有多怪 档案解密不可思议的希特勒
- 历史解密:南明皇帝为何选择皈依西方天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