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真实的武则天 靠“小鸟依人”战胜王皇后( 二 )


有不少人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肯定是武则天勾引了太子,但我认为武则天和太子一开始主动者只能是太子 。为什么?原因很简单,李治已经是太子,未来的皇帝,武则天却是唐太宗的才人,未来的结局大家都知道,她要是能攀上现在的太子、未来的皇上,当然她是愿意的 。可太子愿意吗?太子愿意不愿意才是关键!两人地位悬殊太大,如贸然勾引或者跟太子企图建立什么关系,这太危险了 。如果太子不高兴,那武则天小命都难保 。所以,只有优势一方主动,这个事情才能做成 。所以《唐会要》也记载,李治见到武则天,喜之 。
高宗不是始乱终弃的人,他是真重视感情 。要知道在感业寺中,如果高宗不想见武则天,武则天肯定见不了他,可他见了武则天,武则天哭,他也跟着哭,说明那段恋情他没有忘,而且现在没人管得了他了,他可以完成这段没有完成的恋情 。
武则天靠“小鸟依人”战胜了王皇后
关于武则天二进宫,除了和李治的爱情基础外,另一个作用也不能忽视,那就是王皇后 。当时王皇后和萧淑妃争宠,为了对抗萧淑妃,王皇后将武则天接进了宫,令其蓄发还俗,并把她当成礼品送给高宗李治 。武则天成功地离间了萧淑妃与皇帝的关系,却给王皇后带来了一个更强大的敌人,以至于最后王皇后和萧淑妃都成为武则天的手下败将 。
说起王皇后的来历可不得了,首先,她来自于一等大姓太原王氏 。当时天下一等大姓为“崔卢李郑王”,和这五家联姻成为当时读书人的最高梦想,甚至其嫁女的吸引力超过了皇室公主 。再加上王皇后的家族长辈中有一位是唐高祖李渊同母妹同安公主,因此王皇后在宫中可谓春风得意,趾高气扬,在朝中宰相团队中,也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可以说王皇后走的是“上层路线” 。
关于王皇后的霸道,史书上也有着不少记载,比较有代表性的一则来自《资治通鉴》,记载王皇后被关入冷宫后,有一天李治经过去敲门,王皇后在门里说,皇帝你还记得我?李治说,记得 。王皇后马上说,那你把这里改成回心院吧,表示你后悔了 。听到这话,李治马上就走了,而且再也没去过 。看到这里大家肯定要想,自己还被关着,居然还不忘命令皇帝 。可想这个女人有多霸道 。
而武则天跟王皇后策略不一样,为什么?武则天是小人物,她能够联络的对象就是后宫低阶层的人,比如宦官、宫女等 。在武则天刻意笼络下,后宫所有的人都喜欢她,不喜欢王皇后 。武则天走的是“平民路线” 。此外,比起王皇后,武则天是一个小鸟依人的类型 。虽然武则天当皇帝后表现出了铁血的气质,但在早期,她的形象只能是小鸟依人,因为在后宫中她唯一能够依靠的就是唐高宗 。她必须让唐高宗觉得自己是需要保护的,在她面前,唐高宗是能够豪情万丈的,只有这样,武则天才有生存和斗争的资本 。
最后经过一系列斗争,武则天战胜了王皇后,我归纳了以下几个要点:第一,自由恋爱战胜了包办婚姻;第二,平民路线战胜了上层路线;第三,小鸟依人战胜了高门显贵 。
唐高宗时期的武则天并未真正掌权
当下,有不少说法称武则天当了皇后以后,变得非常“凶猛”,逐渐架空了唐高宗,掌控了朝廷 。真是这样吗?高宗时期,究竟是武则天掌权还是高宗掌权,这事说起来挺漫长 。
在高宗时期,有一个大臣名叫李义府,因为建议废王立武,被拜为宰相 。有不少说法称,李义府和武则天勾结操控朝政,并成为武则天的得力助手 。我想说的是,虽然李义府人品不怎么好,他却是皇帝的“老班底”,是李治当晋王时的人,武则天和李义府勾结是很难办到的,因为外廷和后宫是两个系统,朝廷官员没法跟皇宫直接建立关系 。如果外廷官员私底下勾结内宫,那是重罪 。除非不要小命了,才会出现小说家和电视剧中所说的那样,李义府和武则天勾结操控朝政的情节 。此后,李义府因贪赃枉法、结党营私等罪名,被高宗流放到了巂州,在高宗乾封元年大赦天下时,也没有被赦免,因此忧愤而死 。在这一系列处罚李义府的事上,武则天也没能帮上他的忙,只有等高宗死,武则天登基后,才追封李义府为扬州大都督 。
李义府是支持废王立武的,而裴行俭因为反对武则天当皇后,被高宗贬到了边疆去当官 。后来裴行俭大破突厥、屡立战功,又被召回朝廷任礼部尚书,兼检校右卫大将军 。按理说裴行俭反对武则天当皇后,官不可能越做越大,而事实就是如此了 。这些事情说明什么呢?那就是在高宗时期,高宗仍然是一个掌握全盘的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