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如何做文艺宣传 禁演宫斗戏才子戏
【乾隆如何做文艺宣传 禁演宫斗戏才子戏】清代最有威力的娱乐方式,非戏曲莫属了 。那个时候,没有电影,没有电视,没有演唱会,也没有卡拉OK 。从王公贵族到下里巴人,人们唯一的选择只有戏园子 。那些“名角”们集今天的歌星、影星、舞星的诸种魅力于一身,具有风暴一样的影响力 。清代戏迷的痴狂,绝不下于今天的追星族 。有人因为迷恋看戏而荒废生计,也有妙龄少女随戏班子私奔,甚至还有人因此犯了杀人罪 。康熙年间,上海嘉善县枫泾镇赛神,请了戏班子演出 。演的是秦桧杀岳飞父子事,演员十分投入,“曲尽其态”,一位台下看戏的皮匠老兄更投入,“从众中跃出,登台,挟利刃直前刺秦桧,流血满地 。”(《三冈续识略》卷下) 。扮演秦桧的演员当即死于枫泾舞台之上 。
大家把这皮匠“执缚送官”,此人供说他实在是太入戏了,“实恨秦桧耳”,当时一股怒火直冲头顶,“不计其真假也” 。好在审理此案的官员也是个戏迷,居然“怜其义愤,竟以误杀薄其罪”,以误杀罪将其从轻发落了 。太阳底下无新事,原来陈强因饰演黄世仁差点被台下解放军士兵枪杀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并非头一回 。乾隆皇帝也是戏迷之一,并且戏瘾特大 。每逢节庆,宫中必然锣鼓喧天,皇帝必然场场不落 。不但爱听,有时还参与创作 。《清稗类抄》载:“高宗精音律,《拾金》一出,御制曲也 。”《拾金》是一出小串戏,演一乞丐因偶拾一金,大喜过望,连续演唱多种曲牌,亦庄亦谐,以示欢快 。能为这样一出小戏设计唱腔,可见皇帝功力之深 。
皇帝爱戏并且懂戏,当然是戏曲事业的一大荣幸 。当然,皇帝毕竟是皇帝,看问题的眼光和角度硬是与普通百姓不同 。乾隆皇帝对戏曲工作的认识,远比一般人深刻 。盖戏曲者,形式喜闻乐见,在不同阶层中都有大量粉丝,特别是对底层民众的精神世界,影响更无与伦比 。在通过“文字狱”净化“上层文化”的同时,皇帝并没有忘记对底层百姓精神健康的关注 。而抓戏曲,正是搞愚民们精神建设的最好“抓手” 。
中国历史上有禁戏传统 。对于戏曲的威力,历代统治者均如临大敌 。其原因,一是一演起戏来,观者如堵,容易“聚众闹事,通宵达旦,兴讼生盗”,影响社会治安,甚至蕴酿社会动乱 。二是戏曲这东西太容易打动人心,“近诱男女,远招匪类,长奸诲盗,败坏风俗”,影响“道德风化” 。
大清王朝是禁戏最为严格的一代 。清朝皇帝对底层百姓的精神健康关怀得无微不至 。今人每每抨击今天某些管理部门的规定过于繁苛,殊不知清代关于文艺舞台的要求更为“唐僧” 。为了防止戏班子对某些正面历史人物进行恶搞,影响他们在观众心中的高大形象,朝廷规定,戏台上不许出现历代帝王、孔孟圣贤及忠臣烈士 。因为“历代帝王后妃及先圣先贤、忠臣烈士之神像,皆官民所当敬奉瞻仰者,皆搬做杂剧用以为戏,则不敬甚矣……”(《世宗实录》) 。《大清律例》明确规定:“凡乐人搬做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烈士先圣先贤神像,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容令妆扮者与之同罪;其神仙道扮及义夫节妇孝子顺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 。”为了防止出现动乱,清王朝规定,在迎神赛会、庙会之类的群众聚集场所,不许演戏 。为了贯彻孔圣人提倡的丧礼必须竭尽哀情的精神,清政府规定,葬礼上不得演戏 。为了防止八旗满洲和职业军人因为看戏而意志薄弱,又规定旗人和军人不许看戏 。为了防止男女混杂,出现道德败坏事件,规定妇女不许看戏……种种禁止措施的目的,都是把这种新兴的娱乐方式的影响力限制在最小范围 。
二
雄才大略的乾隆皇帝对戏曲工作的思路与前代有很大不同 。做为资深戏迷,皇帝很清楚,不分青红皂白地禁戏是极不明智的作法 。“禁”的力量是有限的,甚至有的时候,会导致“逆向消费” 。你越禁,老百姓就越想看 。元、明两代及顺、康、雍三朝的禁戏最后基本都流于形式,戏曲越禁越火,越禁越普及,越禁越深入人 心 。
皇帝认为,任何事情都有两面 。一种娱乐方式,既然可以“污染思想”,同样也能“净化思想” 。历代统治者都有一个极大的误区,那就是只看到戏曲“伤风败俗”的一面,而看不到它在“正面教育”方面的威力 。戏曲其实是宣传教育底层民众的最好方式 。很多时候,你组织群众学习圣谕,换来的往往是逆反情绪,而演戏比枯燥的学习和说教效率要高万千倍 。“每演戏时,见有孝子悌弟,忠臣义士,激烈悲苦,流离患难,虽妇人牧竖,往往涕泗横流,不能自己 。旁视左右,莫不皆然 。此其动人最恳切,最神速,较之老生拥皋比,讲经义,老衲登上座,说佛法,功效更倍 。”那些宣传忠君孝亲的戏剧,对帝国的意识形态建设,功莫大焉 。
推荐阅读
- 耶律大石是怎么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耶律大石
- 红楼梦中宝珠是谁?宝珠为什么做了秦可卿的义女
- 因做了这事 所以姜子牙并不是真心要帮助西岐
- 紫禁城竟没一个厕所 慈禧太后如何解决内急
- 秦二世胡亥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秦二世胡亥
- 你做梦也想不到的“梁祝”竟然是这样写成的
- 首次在《人民日报》上做公开检讨的省委
- 太史慈的儿子叫什么?太史慈的儿子是做什么的
- 举荐情敌做高官的两位先秦牛人 “私怨不入公门”
- 揭秘卫子夫是如何追逐皇帝的爱好和趣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