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里的玩笑 明武宗竟抢大臣功劳

好动的武宗有一个梦想 , 他想去边塞走一趟 , 到战场上感受一下刀光剑影 。大臣们知道后就傻眼了 , 想起当年明英宗御驾亲征 , 结果兵败被俘 , 大明朝险些亡国的历史 。大臣们一个个上书劝阻 , 但皇帝就是置之不理 。
正德十二年(1517年) , 武宗皇帝瞒着满朝文武 , 带着武将江彬、宦官钱宁两个宠臣 , 偷偷地跑出德胜门 , 直奔居庸关 。这回幸亏居庸关的巡关御史张钦是个直汉子 , 拼着一死 , 往城门下一坐 , 就是不给皇帝开关 。有他耽误功夫 , 京里的官员也追到了 , 好说歹说 , 总算是把万岁爷给请了回去 。
请是请回来了 , 巡边的心可没有死 。武宗静静地等待了半个月 , 趁着某日张钦外出公干不在居庸关 , 武宗连忙来到关下 , 这一次再没人敢拦他 , 他终于如愿以偿 , 到了边关重镇——宣府 。武宗对玩的创意超出历代明君、暴君、昏君 , 他先为自己取了一个“朱寿”的新名字 , 再用皇帝的名义 , 加封朱寿为“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镇国公” 。这简直是与群臣开的国际玩笑 , 给自己封为总兵的皇帝 , 古往今来唯独他这一份 。
武宗这一趟没有白去 , 亲自率军与蒙古人交了一次手 。对于此战的战果 , 历史上记录是鞑靼人战死16人 , 而明军阵亡52人 。当然这个战果很可能是文人们为了证明皇帝的荒唐 , 报自己被捉弄的一箭之仇 , 而刻意编造出来的 。因为这场史称“应州大捷”的战役 , 双方参战的士兵有十余万 , 即使随便接触一下 , 也不会这点伤亡 。
关于战事的记录 , 是在武宗死后 , 文臣们才动的手脚 。战役刚刚结束 , 皇上凯旋回朝时 , 大臣们还是要隆重欢迎的 。只是皇上下令 , 说打了胜仗的是朱寿 , 而不是正德皇帝朱厚照 。这可愁坏了大臣 , 见了面不能称“皇上” , 这“大将军”三个字却也不太敢叫出口 , 那种尴尬 , 就不是我们所能想象的了 。
在群臣看来 , 皇上如愿到边塞打了一仗 , 总该消停一段了 。谁知武宗的新想法马上就来了:朕要南巡 。正在他找不到南下的理由时 , 宁王在南昌造反的消息传来 。武宗当即下诏 , 要御驾亲征 。让武宗失望的是 , 他的大军刚刚离开北京 , 南昌的捷报就到了:一个名叫王守仁的巡抚用了四十来天 , 就把宁王之乱镇压了 。武宗暗想 , 我好不容易才出来 , 总不能这样就回去吧?于是他又和群臣开了个玩笑 , 扣下捷报 , 继续前进!武宗一路上走走玩玩 , 足足花了四个月 , 才到达南京 。
【史书里的玩笑 明武宗竟抢大臣功劳】这位王守仁就是鼎鼎有名的阳明公 , 他也配合荒唐皇帝一起玩 。等皇帝到了 , 他又上了一封捷报 , 开首第一句就是“奉威武大将军方略 , 讨平叛乱” , 把这大功留给了朱寿 。不想武宗还是觉得意犹未尽 , 功劳来得未免太“容易”了 。他命士兵在城外围出一个广场 , 把俘虏放到里面 。武宗全身披挂 , 带着人马又将这些俘虏“打败”了一遍 , 并亲手活捉了宁王 。
当然 , 这只是他一生中的一点小事件 , 他胡闹的事迹多着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