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皇帝为何坚持废掉第一任皇后孟古青?( 二 )


这也是福临以废后的形式报复睿亲王多尔衮 。我们知道,多尔衮为“摄政王”时,以“皇父”自居,为了更有效地控制福临,便亲自为福临选定了博尔济吉特氏 。尽管福临心中不满,但慑于多尔衮的威势又不敢公开反对,只好违心随从 。当时多尔衮独揽军政大权,培植私党,排挤异己,以致关内关外只知有睿亲王一人,而不知道还有个小皇帝福临 。由此福临对多尔衮的不满情绪与日俱增 。顺治七年(1650年)多尔衮死后,福临在彻底清算多尔衮罪状的同时,又直接把对多尔衮的怨恨迁怒于多尔衮选定的皇后博尔济吉特氏身上 。
这个皇后可就倒霉透顶了,真应了一句古话:“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表面原因是说她奢侈,曾有记载说她因为吃饭的餐具中有一件不是金子做的就大发脾气,而顺治偏就是一个喜欢简朴的人,所以两个人的矛盾就开始升级 。福临自己却说因为皇后无能所以要废掉,他这个理由连下面的朝臣都有质疑,礼部员外郎孔允樾有这么一番话来回应顺治:“皇后正位三年,未闻失德,特以‘无能’二字定废嫡之案,何以服皇后之心?何以服天下后世之心?君后犹父母,父欲出母,即心知母过,犹涕泣以谏;况不知母过何事,安忍缄口而不为母请命?”
是啊,都不知道有什么错,来个“莫须有”的罪名就要废掉皇后,大清皇后一国之母难道能说废就废?可是,福临是皇上,已经没有了多尔衮挡道,皇上已经掌权了 。所以,福临废除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实际上是报复多尔衮的方式之一 。还有就是博尔济吉特氏的嫉妒心太强引起了福临的极大反感 。
福临在其所撰的《端敬皇后行状》中说博尔济吉特氏“容止足称佳丽,亦极巧慧 。乃处心弗端,且嫉刻甚,见貌少妍者,即憎恶,欲置之死 。虽朕一举动,靡不猜防,朕故别居,不与接见” 。《清史稿·后妃传》也说她“又妒,积与上忤” 。由此可见,博尔济吉特氏妒心太强,对福临的干预也是太多,使福临大为反感,进一步坚定了他的废后决心 。再就是很多人提到福临(顺治),自然的反应就是神话般的孝献皇后董鄂氏(先生著的《顺治与鄂妃》一书1986年出版),董鄂氏福临的弟媳,福临一生最爱的女人 。可以说有了董鄂氏,更加坚定了福临废后的决心 。
可怜的博尔济吉特氏这个高贵的蒙古族女人,是她的高贵的出身成为了毁掉她一生的枷锁 。因为她是孝庄的侄女,博尔济吉特的格格,被卷入那个深不见底阴谋诡计丛生的深宫之中,面对一个没有任何感情基础的所谓的‘丈夫’,她的困境可谓多多 。但她没有积极的应对方式,而以自己的特殊身份,妒、闹、奢,再加“无能”(先生推测是满语和汉语都说不好 。),当然出于劣势 。须知,虽然你出身在高贵的科尔沁博尔济吉特家族,但你的丈夫不是别人,正是当朝的皇帝,天下最有权威的人,和他闹掰了,还能有好下场!
再加上福临从小被多尔衮压制,逆反心理想来必然比一般人都重很多,对于这个被强塞给他的妻子,自然不会有什么好感 。博尔济吉特氏代表的是多尔衮给予福临的侮辱,代表的是孝庄加在他身上的枷锁,这个可怜的女人是担了多尔衮的干系,这方面看她何其无辜!她究竟做错了什么呢?她得眼睁睁看着丈夫娶了弟媳,她既恨又无奈,都是帝王无情,可是她偏偏遇到一个痴情的帝王,却不是为自己痴迷 。应该说,她即便没有被废,日子也是不好过的 。
【顺治皇帝为何坚持废掉第一任皇后孟古青?】总之,博尔济吉特氏被废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但她被废了,“静”了,先生推测应该是改信佛教了 。这方面有蛛丝马迹可寻 。当时顺治在皇宫接见五世班禅,后宫嫔妃都参与了,其中包括静妃 。此后,宫廷内外一片宠佛风气,被冷落的嫔妃们参禅念佛是最好的消遣和精神寄托,在这种情况下,静妃遁入佛门是完全有可能的 。死后烧化,了无痕迹,也许这是不错的归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