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哀帝后宫佳丽三千 为何不爱女色爱男色

猜一人物:一个皇帝爱上一个男人,而这个男人还是他小妾的哥哥,那这个男人的颜值是得高成啥样,才能让身为后宫佳丽三千的皇帝为之倾心 。要知道这个皇帝之前可没有好男色的迹象 。而且为保护这个男人还封其为大司马 。大司马是古代对中央政府中专司武职的最高长官的称呼 。权利仅在皇帝之下 。说到这里还不明白的看官,小编再给一提示,断袖之癖 。这下猜出来了吧 。
汉哀帝名叫刘欣,是定陶王刘康之子,是西汉王朝的第十位皇帝 。他为人谦恭,聪慧明理,但治国无能,政绩平平,刘欣在国事上没什么作为,最后是因好男宠而名留历史 。他与前几位皇帝不同,后宫只有一个皇后和一个昭仪 。皇后是傅太后娘家人,昭仪姓董 。这刘欣喜欢上的就是董昭仪的哥哥董贤 。
刘欣生于公元前27年,此时做皇帝的是他的大伯刘骜 。刘欣的父亲定陶王刘康才华出众,人品端正,很得元帝的喜爱,本来元帝想废了刘骜,改立他为太子,可元帝性情优柔,最终还是将皇位传给了刘骜,这样刘康就与皇位无缘了 。刘欣3岁时,父亲去世,这样小刘欣承袭父位做了定陶王,刘欣是由祖母定陶傅太后(元帝的宠妃傅昭仪)抚养长大的,他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懦学教育,喜好诗书,知识渊博 。
本来刘欣只是个藩王,根本没有资格奢望皇位 。可偏偏成帝刘骜无子,只好从宗室中挑选太子,刘欣的机会就来了 。经过挑选,定陶王刘欣和中山王刘兴成为最后的人选 。刘兴乃是元帝刘爽的儿子,是刘欣的叔叔 。在成帝考查两人的人品和学识上,刘欣从小接受的教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成帝问他礼法,让他背《诗》,他都应对如流,而刘兴却答不上来 。在个人修养上,刘欣也远远胜过刘兴,他进退有礼,谦恭适度,而刘兴,竟然在饭桌上因为吃得太饱,而连裤带都不得不松开 。这样一对比,成帝自然喜欢刘欣了 。
而刘欣的祖母傅太后曾是汉元帝的宠妃傅昭仪,精通权谋之道,她悄悄给皇后赵飞燕和骠骑将军王根送去大批财物 。这样,刘欣的个人表现,加上他人从旁协助,争储之路就很顺利了 。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刘欣被册立为皇太子 。刘欣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为人谦恭,当了太子后也还是一样 。他不仅事事谨慎,而且对成帝也格外尊敬 。他对成帝说:“我才识浅薄,不足以胜任太子,陛下您圣德宽仁,肯定还会有儿子 。我现在很愿意侍奉在您身边,一旦您有了圣嗣,我就归国守藩 。”成帝听了这话更加喜欢刘欣,他的太子位也更加稳固了 。
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三月,成帝暴病身亡,21岁,贪图享乐,生活腐化,由此造成了人民怨声载道,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 。刘欣在位6年,在国政上主要就是削夺外戚王氏的权力 。他针对王氏集团,采用软硬兼施的策略 。他一边削弱王氏集团的权力,又的刘欣顺利登上了皇位,即汉哀帝 。刘欣原来是藩王,从下往上看皇权,就很能发现王朝的许多弊病 。
一边是外戚王氏专权,不断地扩大势力,觊觎着汉室的江山;一边是高官贵戚不关心国事一边提高他们的物质待遇 。这样,王氏虽然不满,但也无法强烈反对 。最后,尽管王氏还有不少党羽在朝中,但刘欣已经夺回了朝政大权 。这是他在打击外戚专权上取得的重大胜利,可惜,他为了打击王氏,又把自己的祖母傅家和母亲丁家的外戚引人朝堂 。虽然没有赐给他们太大的实权,但这也说明刘欣铲除外戚并不彻底 。刘欣手握大权后,还是想好好治理国家的 。
【汉哀帝后宫佳丽三千 为何不爱女色爱男色】可是西汉已经千疮百孔,而刘欣自身能力也有限他曾下令要求百姓节俭,也限制贵族豪门的田宅和奴婢数量,但这些措施都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无法实施下去 。刘欣见改革行不通,就想从思想上麻痹人民,用“君权神授”来强化皇权的威严 。他搞了一个“再受命”的仪式,说高祖刘邦称帝,是上天授命,现在上天再授命给刘欣一次,好让人们拥护他继续统治 。可惜这种把戏无法糊弄百姓,反而让人觉得汉朝气数已尽,刘欣自己都感到荒谬,所以两个月后,“再受命”就废除了 。他见无法力挽狂澜,就干脆放任不管了 。
于是,朝廷风气日益腐败,奸佞小人逐渐上位,西汉王朝摇摇欲坠了 。刘欣在国事上没什么作为,却因好男宠而名留历史 。他与前几位皇帝不同,后宫只有一个皇后和一个昭仪 。皇后是傅太后娘家人,昭仪姓董 。两人都长得很美,可惜刘欣对她们没兴趣,竟然喜欢上了董昭仪的哥哥董贤 。董贤原是刘欣做太子时的太子舍人,后来一直在宫中做刘欣的侍从 。董贤长得比妹妹董昭仪还美丽娇媚,刘欣有了他之后,眼里就再无美人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