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血剑》里历史冤案 投降李自成非曹化淳
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八月十六 , 是前辽东督师袁崇焕冤死三周年祭 , 袁崇焕昔日“山宗”旧部 , 纷纷从全国各地赶赴粤东圣峰嶂 , 秘密祭奠昔日主帅 。小说的主人公——“烈士遗孤”袁承志 , 也正式表明其忠良之后的身份 。
袁崇焕惨死于崇祯三年八月十六 , 磔杀他的是崇祯皇帝 , 但真正的凶手却是皇太极 , 正是他利用鲍承先等人施展反间计 , 才导致了生性多疑、刚愎自用的崇祯自毁长城 , 扼杀了大明中兴最后的希望 。
当然 , 小说中崇祯和皇太极二人也都没有得到善终: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八月初九 , 皇太极死于沈阳(小说采用多尔衮弑兄说);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十九 , 随着李自成大军攻破北京 , 走投无路、众叛亲离的崇祯帝吊死煤山 , 结束了其可悲、可怜的短暂一生 。
《碧血剑》这部小说 , 忠实地还原了明、清、闯三方势力及其领导人之间的恩怨纠葛 , 崇祯、皇太极、李自成三人形象 , 符合大众审美要求 。此外 , 明军的杀良冒功、闯军的进军路线、清军的南下劫掠 , 无一不符史籍 , 称得上是把握大局、注重细节、与史相符的一部优秀小说 。
蒙冤不白
在这部小说里 , 还涌现出不少历史风云人物 , 计有多尔衮、孝庄、范文程、宁完我、鲍承先、曹化淳、祖大寿、李岩、红娘子、刘宗敏、宋献策、牛金星、刘芳亮、田见秀等 , 小说的主人公袁承志和他们或多或少都打过交道 。
这些人当中 , 大多数遵循历史形象 , 但也有少数人与史不合 。
最典型的莫过于大太监曹化淳 , 他背负恶名数百年 , 至今尚未洗清 。
小说中 , 曹化淳是首开城门迎接闯王的大丑角 , 计六奇的《明季北略》记载:“贼攻西直门 , 不克 , 攻彰义门 , 申刻门忽启 , 盖太监曹化淳所开 。得胜、平子二门亦随破 。”
此后的诸多史料 , 都参考了《明季北略》相关记载 , 把“打开大门迎闯王”的“功劳”算在曹化淳头上 。但是 , 《明史》对此事无载 , 曹化淳其人也未入《明史》“宦官列传”中 。
曹化淳到底有没有开门?个人是倾向未开门的 。曹化淳12岁净身入宫 , 陪侍当时还是信王的朱由检 , 深得宠信 。朱由检执政后 , 曹化淳负责平反魏忠贤时期冤案 , 共处理了两千余件 。崇祯十一年 , 曹化淳任司礼秉笔太监、东厂提督 , 到了人生的最高峰 。崇祯十二年 , 曹化淳上疏告假回乡 。崇祯十七年甲申之变 , 曹化淳已经在武清故乡退休5年之久 , 何来“开城纵贼”一说?
真正“开门”的 , 是兵部尚书张缙彦 , 是他打开正阳门 , 迎接刘宗敏部入城 , 让曹化淳背了数百年的大黑锅 。
曹化淳对明王朝依然是忠心耿耿的 。顺治入关定大统后 , 曹化淳赴都上疏 , 提请妥善处理崇祯帝后陵寝 。经清廷恩准 , 委内官监冉肇总理其事 。从这时起 , 有关“曹化淳开门”的流言就开始四处散布 , 为此顺治皇帝还专门“辟谣” , 还曹化淳一个清白 。
但由于“满清皇帝”“前明太监”这两个关键词 , 在东林余党的推动下 , 民间舆论对官方“辟谣”并不完全认可 , 故而到了今天 , “曹化淳开门”一事 , 仍被广泛收录在《流寇传》《国榷》《痛史本崇祯长编》《崇祯实录》《明史纪事本末》等各种古籍中 , 蔡东藩先生的《明史通俗演义》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多数历史教材 , 均采用了此说 。
【《碧血剑》里历史冤案 投降李自成非曹化淳】或许曹化淳自己也觉得太冤 , 临终之前写了一首《感怀诗》:“报国愚忠罔顾身 , 无端造诬自何人?家居六载还遭谤 , 并信从前史不真 。”这首绝命诗 , 也可以看出曹化淳对流言的无奈以及对自身的感慨了 。
推荐阅读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揭秘妙玉结局 竟被贼人掳走侮辱后卖入青楼?
- 胡适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 西游记中唐僧和孙悟空第一次矛盾竟是因为她!
- 小说《西游记》中最美的女儿国国王 红颜似水
- 首次在《人民日报》上做公开检讨的省委
-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真迹的去向之谜
- 揭秘梁山十大名不副实的绰号
- 狄青闯三关的爱情故事 狄青的老婆介绍
- 红楼大究竟谁是绣春囊事件的幕后策划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