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东征平叛乱的故事 周公东征的原因是什么( 二 )


周公东征战争是武王伐纣战争的继续,对于周王朝的巩固和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东征胜利后,周公认为发生这次叛乱的主要原因是镐京的位置太偏于西部,远离商殷那里得来的土地太远,不利于对那里进行管理,所以决定在东边建立一个新的都城 。经过占卜,周公认为洛邑(今河南洛阳)是个好地方,于是决定在洛邑建造一个新的都城——“东都” 。
周公严格恪守文王、武王的遗训,节俭办事,不搞铺张 。东都的规模很宏伟,它的内城是九里见方,外城是二十七里见方,一共花了九年多时间才建成,但是其中绝没有为追求享乐而建造的场所 。周朝从此有了东西两个都城,原来的都城镐京称为宗周,表示那是周朝的根基所在;新建成的东都,定名叫成周,表示那是周朝建成以后修建的 。成王依旧在镐京居住,做为控制东方的政治、军事重镇的东都由周公坐镇 。从此,周朝长期稳定的局面开始形成 。
周公为了周朝的事业,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把自己的经验写成文章,还制定了许多法令,礼法是维系统治者内部等级制度的,而刑法主要是用来镇压人民和奴隶的 。周朝实行了这些法令,比以前更加稳定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