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神4|独占游戏的全平台发展是一把双刃剑

战神4|独占游戏的全平台发展是一把双刃剑

文章图片

战神4|独占游戏的全平台发展是一把双刃剑

文章图片

战神4|独占游戏的全平台发展是一把双刃剑

文章图片

战神4|独占游戏的全平台发展是一把双刃剑


近日 , 《战神4》与《怪物猎人:崛起》都相继登录PC平台上线Steam平台 , 随着媒体评分相继解禁 , 两款游戏均以无差评的强势姿态收获一种媒体与玩家的好评 , 无形中透露出了移植后依然保持稳定发挥的游戏品质 。

但这两款曾经的独占游戏登录PC平台的同时 , 市面上也出现了不少反对的声音 , 发行商违反之前的独占承诺登录其他平台 , 对于那些玩到独占游戏而购买主机的玩家来说 , 这种的做法确实冒犯了玩家 , 也损害了厂商的信誉 。
诚然游戏无论登录哪个平台都是厂商的自由 , 这对于广大玩家来说也是一大幸事 , 但是独占游戏登录其他平台 , 对于游戏厂商来说真的就是好事吗?
无法改变的差异要讨论游戏全平台发展这件事 , 就不得不去思考不同平台存在的客观固有差异。 主机平台的资源优势、PC平台的硬件优势、移动平台的便携优势 , 不同平台有着不同的优点长处 , 但同样有着各种的桎梏 。
像是PC平台与移动平台 , 这两个平台并不是专门为游戏研发的 , 游玩游戏更多是它们众多使用功能的分支 , 所以在设计上就没有充分考虑游戏体验的爽快和沉浸感 。

主机平台则更为纯粹 , 无论是根据游戏情景设计的手柄震动功能 , 还是为游戏游玩专门设计的功能 , 都能看出主机在游戏体验上的独特性 , 正所谓术业有专攻 , 无论是PS5还是XSX还是Switch , 他们在诞生之初就充分考虑到了玩家游玩的方方面面 。
设计上的差异会让游戏的体验产生了一定影响 , 像是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赛博朋克2077》 , 它的UI界面设计很明显优先考虑了PC平台 , 游戏的道具选择的操作都通过光标来确认 , 在主机版上都还要玩家用遥杆操作光标进行互动 , 这很明显就是没有充分考虑全平台化的游戏设计 。
所以在登录PC平台后 , 无论是《战神4》 , 还是《怪物猎人:崛起》都显示出了一些水土不服的地方 , 例如《战神4》在键鼠操作下很多按键适配性不好 , 轻重攻击与投掷武器的按键设计产生矛盾 , 最需要鼠标瞄准的投斧攻击只能另安排按键去操作 。

另一边 , 《怪物猎人:崛起》也遭遇玩家差评 , 原因也是因为键鼠操作过于反人类 , 按键设计的繁复加上键鼠设备的操作感过于扁平化 , 让很多玩家感到不适 。

推动游戏全平台的发展固然是好事 , 但这也给了游戏制作组更大的压力 , 毕竟要考虑到不同平台的操作差异 , 游戏的系统就必须要有着适配两种操作方式的设计 , 这也在无形中增加了游戏制作和设计的成本 。
不同平台都有其存在的各自意义 , 因为各自差异的原因才会产生如今这些特性鲜明的游戏平台 , 想要真正地让游戏全平台有所发展和进步 , 那仍需要游戏产商去思考游戏平台为何要独立存在 , 并正视这些问题的真实存在 。
虽然目前的全平台游戏仍有不少问题 , 但已经有不少厂商开始在游戏设计之初就去考虑全平台的兼容问题了 , 从宏观整体的角度去思考跨平台的游戏设计 , 也许能够改变如今游戏兼容不足的各项难处 , 对于游戏厂商来说 , 即是挑战 , 也是不错的机遇 。
平台独立的存在意义为什么会有独占游戏的存在?不同平台要保持各自独立的存在形式?游戏让更多玩家玩到不是更利于创造营收吗?
其实这些道理索尼、微软和任天堂都相当清楚 , 扩大平台扩大受众对于他们来说确实是有着巨大的益处 , 但是碍于第一方游戏研发的难处 , 无论是游戏设计上的适配还是硬件配适上的差异 , 都让这些主机平台方很难去配合其他平台去做出改变 。

很多购买主机的玩家都曾因为索尼宣布大量独占游戏登录PC的消息而愤怒 , 毕竟这样的举动无疑是违背了“Only on PlayStaion”的独占承诺 。
而在今年的9月13日 , 有玩家通过解锁英伟达NVIDIA GeForce Now数据库 , 发现了下一批将登陆PC平台的PS独占游戏 , 其中除了有《战神4》外 , 还包括《GT赛车7》、《对马岛之魂》、《恶魔之魂:重制版》、《Returnal》、《地平线2:西部禁域》、《瑞奇与叮当》等大作 , 这个信息的透露更是进一步激怒了玩家 。

独占游戏是很多玩家购买主机的主要驱动力 , 在游戏所需硬件配置越来越高的今天 , 游戏主机早已不是游戏体验最佳的独家平台了 , 更好更高配置的PC产品陆续推出 , 让更多玩家能在享受更高品质的游戏体验 , 而当代的主机却仍然在锁30帧 , 很多硬件甚至无法跟上游戏的进步 。
这样的矛盾让第一方游戏显得相当尴尬 , 追求更好的质量却又受限于平台机能 , 在性能更高的平台上却又得不到最纯粹全面的体验 , 平台之间的差异让游戏的存在进退两难 。

但平台独立的意义就在于 , 详细划分不同领域的专项职能 , 让游戏领域的专项平台能够更加深入和专注地发展游戏功能的研发 。 像是如今的次时代主机 , 在手柄设计到游戏读取速度上都取得了划时代的进步 , 这些都是同时兼顾其他使用功能的PC平台和手机平台很难做到的 。
有了明确的职能划分 , 更好地明确平台的发展目标 , 过于强调均衡性与其他功能的开发 , 往往会分散游戏研发的精力 , 导致平台缺乏各自的存在特点 , 逐渐开始产生同质化的现象 , 如果主机的功能与机能与PC相差不远 , 那么为什么玩家不选择功能延展更深远的PC呢?
全平台的推广确实有利于扩大游戏的玩家受众范围 , 但是同时也在模糊游戏平台之间的界限 , 除了机能差距较大的手机平台 , 如今主机平台和PC平台的差距已经开始逐渐缩小 , 这样的发展对于未来游戏的研发来说 , 真的会是一件好事吗?
全平台发展是把双刃剑全平台的发展确实有利于游戏提升研发的各种可能性 , 更好的机能配置让游戏能做出更多的尝试 , 但是也会导致平台的划分变得更加模糊 , 游戏为了适配更多的平台 , 在设计上会做出很多妥协 , 也在某种程度上削减了游戏设计的可能性 , 根据平台特点设计玩法的情况会越来越少 。
但也必须承认 , 全平台的推动 , 会迫使着游戏厂商进步 , 让游戏设计具有更高的通用性与高适应度 , 也可以进一步推动优化工作的进步 , 甚至可以做到像《GTA5》一样 , 一款游戏登录三代主机平台 , 画质都不会显得落后 。
不过游戏全平台的发展还是能有效地推动整个游戏行业的进步 , 也能为平台带来不一样的游戏体验 , 从手机到PC , 从主机到PC , 不同平台的游戏相互兼容 , 能给游戏的技术发展带来启示 。 平台间的差异 , 有时候并不是一件坏事 , 反而能在这种差异中看到进步的全新方向 。
而全平台的发展 , 也是在倒逼主机进步、促进硬件升级 , 以提高平台间的竞争力 。 对于玩家来说 , 这种走势和发展 , 也能让他们体验到更多的游戏大作 , 不再需要顾及到平台差异的问题 。
【战神4|独占游戏的全平台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对于游戏全平台发展这件事 , 仍需要全方面的看待 , 如今太多游戏公司为了受众 , 不考虑游戏平台的差异 , 硬性移植游戏至不同的平台 , 没有考虑游戏的适配性 , 才会让玩家感到不适 , 无论是《怪物猎人:崛起》还是《战神4》都有着这样那样的移植问题 , 所以对于未来想要全平台发展的游戏公司 , 最重要的课题仍是学习去适应不同平台 , 发展游戏的通用性设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