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c|当你产品增长不上去的时候,用这两招打开市场( 二 )
第三,要有固定的仪式,每周做礼拜、初一十五去烧香,等等。
同样地,做消费品牌,你的主要销售可以在线上、在云端,但是,你也需要线下门店这样的物理空间的存在。一个品牌旗舰店,就是这个品牌信徒的一个教堂。
门店里的店长、店员,就是这个品牌的神职人员,负责传播品牌,而所谓的“神职人员”本身必须首先是信徒。当然,这只是个比喻的说法。
卫哲举了两个例子。一是法国体育用品公司迪卡侬。他们在招聘员工时,下至收银员,上至总裁级高管,应聘者必须展示一项体育运动技能。因为只有体育爱好者才可能是这个品牌的信众,才可能扮演好“品牌传教士”的角色。
还有泡泡玛特,它的所有店员和店长都必须是潮玩爱好者,能讲得出所有IP角色的来历和故事。他们说,“粉丝服务粉丝,胜过一切培训”。
一个品牌,除了要有线下门店作为“教堂”,有店长、店员作为“神职人员”,还需要有固定仪式。这不仅仅是指新品发布会这样的仪式,而且要去营造每月,甚至每周的小型仪式,不一定多么高大上,但你只要周而复始地做,就会成为你独有的品牌仪式。
对于线下的价值,得到的罗振宇一个很精彩的总结:“很多人是把线下空间当成流量获取途径来用的,这就辜负了线下的价值。
线下的最大特征是:能够全方位地调动人的感受力,包括全景视觉、全景听觉、味觉、嗅觉、触觉、氛围。线下可以一次性地塑造一个人的巅峰体验。”这是线上的任何动作都达不到的。
一句话,做线下,就是“造庙”,就是“背靠精神制高点,营造仪式发生地”。
这就是我们说的方法,场景再想象。
二、挖掘痛点组合好多时候,咱们做产品往往不是在针对一个痛点,而是一个用户的需求是一个痛点组合,有点像是政府引进高级人才时,帮助人家携家老小解决住房问题,不仅要保证房子住得舒服,小孩子读书也要方便,老人出门有公园玩。
所以说,这个不把用户隐藏的痛点用红色粉笔圈出来,你是没办法让客户买单的。哪怕你的产品是一个实实在在有效的产品,但是可能也是一个失败品。比如华为在非洲做通信建设,经常遇到供电不足导致机器停工,那怎么办?华为在给客户做基站的时候,都会在旁边再修建一个太阳能发展站,在供电不足的时候直接切换太阳能用电。
比如小米在国内卖手机,并不是它想差异化,而是如果你不能够实实在在解决那些产品问题,是没办法赢得市场,因为在手机行业已经有先驱成为先烈的案例,例如台湾的HTC。
小米它解决了很明显的两个问题:
第一,小米卖手机的时候,很多用户刚面临着更换一台更好的智能手机的时间窗口,高配置的手机只有三星、HTC、苹果。国产手机在知名度上还比上国际玩家,这个是供给问题。
第二,购买手机的人群成明显的金字塔机构,特别是有消费能力的客户只有很少一部分;当时,买苹果手机都是别人眼里的“土豪”。大量的消费者经济并不宽松,他们的预算可能是在2000左右,而是三星要5000起,苹果则是要上万。
所以小米的手机必须要做到性价比特别高,消费者才会去尝试,不管产品拥有什么样的功能,跟其他产品有多少差异,主要你没有解决他们购买力问题,那么市场可能是不成立的。
回到痛点挖掘上,我们就会发现一个规律,你在解决用户问题的时候,一定不能顾此失彼,有时候你在解决一个需求的时候,还会来新的需求,如果新需求不解决,你的产品可能会不成立,那要怎么避开这个坑?多用丰田的“五问工作法”。
推荐阅读
- 产品|内容营销,将成为B2B企业的收入中心
- qq|微信QQ等9款产品通过首批适老化及无障碍水平评测
- 微信|挑战微信的社交产品,不应该是什么样的?
- 商品|产品设计:电商促销活动分析
- 产品|虚假的流量繁荣:300万人从事刷量工作,100亿广告费打了水漂
- 网易云音乐|产品周报188期
- 农产品|四川北川:新年百货搭乘电商快车 农民主播引领致富之路
- qq|从腾讯“办公三杰”打通,思考如何做产品功能整合
- 退回|亚马逊退货产品该如何处理?跨境电商退货退款处理方式
- 探索|银行元宇宙产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