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下生存的盲虾,咋煮熟?

【450℃下生存的盲虾,咋煮熟?】


450℃下生存的盲虾,咋煮熟?


文章图片



450℃下生存的盲虾,咋煮熟?


文章图片



450℃下生存的盲虾,咋煮熟?


文章图片


450℃下生存的盲虾 , 咋煮熟?北冥有鱼 , 其名为鲲 , 鲲之大 , 不知其几千里也 。 ……这得多大个锅才能炖下?
西海有虾 , 通体洁白 , 生活在450°C的海底火山旁 。 ……这虾可得怎么煮熟啊!
自从英国人发现海底热泉旁的白色盲虾后 , 遥远的神秘东方为其烹饪方式可谓煞费苦心 。 有人说 , 可以造一个巨型高压锅 , 给它压一压 , 理论上还是能做熟的 。 有人说 , 为啥非得煮熟 , 也可以直接吃刺身啊!还有人说 , 要有逆向思维 , 既然这种虾生活在450°C环境里 , 那料理的时候可以直接把这个虾扔沸水里 , 给它冻死 , 吃冰虾 。

其实呢 , 也可以为这种虾专门打造一种焖锅 , 上面放菜 , 下面扔两只盲虾 。 菜在焖煮的过程中 , 下面的虾自由在锅底活动 , 有效防止粘锅 。 做好后 , 可以直接就着菜吃跳跳虾 。 真相可能让吃货失望了 。 在这个地球上 , 我们还没有找到硅基生命 , 白色盲虾和别的虾区别也并没有那么大 。 构成生命的蛋白质在高温下会变性 , 从根本上来说碳基生命就不能耐高温 。
不过就是因为不能耐高温 , 经过高温加工的食物才会散发出肉的焦香 , 哪怕用打火机烤蟑螂也是香喷喷的 。 但白色盲虾并不能耐高温 , 却生活在海底火山口附近这点 , 确实是个奇迹 。 生命又一次体现出了它丰富无穷的想象力和只要活着咋都行的坚韧 。

2015年 , 加勒比海 。 英国科研工作者在开曼群岛南边的海沟(2300-4960米深)里发现了一个海底火山 。 这里极度高压 , 氧气含量低 , 没有任何光线 。 海底火山像烟囱一样往外喷射着黑色物质 , 火山口的温度高达450°C 。 来自恒星太阳的能量无法从地表到达这里 , 而地球九成九以上的生命 , 本质上都是依赖于太阳能的 。 从单细胞藻类到复杂的绿色植物 , 它们都是通过吸收光能 , 将二氧化碳和水 , 转换为含碳的有机物和氧气 。 在有机物高度匮乏的深海 , 生命的能量来源也可以并不是恒星 , 而是行星自己 。 海底火山 , 或者说海底热泉 , 成为了很多生物的栖息之地 。 白色盲虾密密麻麻地生活在海底热泉附近 , 每平方米最多能有2000只 。 它们是一种在永恒的深夜里 , 围绕着篝火生存的特殊种群 。 篝火的温度很高 , 白色盲虾并不会靠得太近 。

深海热泉周围的环境 , 有着较为陡峭的温度梯度和化学梯度 。 由于水是热的不良导体 , 在滚烫的水流旁边涌动的 , 很有可能就是万亿年没有晒过太阳的冰冷海水 。 这种冷热水不断混合、不断变化的环境 , 不同于地表的任何地方 。 只要不留神地多游几厘米 , 就有可能从0度的冬天直接进入100度的高温中 。 如果一个生物想在这种环境生存 , 就必须对温度极其敏感才行 。
于是 , 白色盲虾选择退化掉眼睛 , 给自己安上了会发光的光传感器 , 它们能够通过红外线来感知水温的变化 。 一旦接触到了高温的水 , 就迅速躲开 。

白色盲虾吃什么呢?基本算得上是吃素 。 它们像牛吃草一样吃热泉附近的嗜热微生物 。 这些嗜热微生物能够耐高温 , 能够氧化元素硫 , 吸收细胞所需的营养 。 除了嗜热菌、盲虾之外 , 在海底热泉生态系统中 , 人们还发现过螃蟹、鱼、章鱼 。 章鱼是食物链顶端 。 对于海底热泉生态环境 , 能够看出它的努力适应 。 它们努力吃饭的样子也头一次让人对虾产生了密恐 。

雌虾会在环境较为稳定的地方 , 而不是热泉口产卵 。 在幼虾成年前 , 它们靠着海洋雪(从物产丰沛、水域明亮的上部海洋飘下来的食物碎屑)维生 。 成年后 , 它们才来到热泉旁靠嗜热菌生存 。

如果人类真的想吃海底盲虾的话 , 那就直接捞出来煮了就行 。 但是这么个可怜兮兮的生物 , 成天吃那么奇怪的东西 , 估计真的会有毒 。 目前我们对白色盲虾之类 , 生活在海底热泉附近的深海生物 , 仍然所知甚少 。 但它们一次又一次地刷新了人类对生物适应性的想象 , 未来它们也一定会带给我们更多惊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