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猫在交配结束后,为何还要不顾一切转头咬公猫?



母猫在交配结束后,为何还要不顾一切转头咬公猫?


文章图片



母猫在交配结束后,为何还要不顾一切转头咬公猫?


文章图片



母猫在交配结束后,为何还要不顾一切转头咬公猫?


文章图片



母猫在交配结束后,为何还要不顾一切转头咬公猫?


文章图片


地球上最初的生物都是无性生殖 , 那时候的生物只需要简单地“复制”自己就能实现“替身永生” , 直到大约12亿年前有性生殖的出现 , 也就是一雄一雌交配繁衍的形成 , 早期的“替身永生”模式才逐渐被替代 , 从而更加有利于优秀基因的传递 , 不过有一个最大的“缺点” , 有性繁殖的个体都有寿命限制 。

我们都知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 , 既然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生物绝大部分都是有性繁殖 , 那么雄性在争夺交配权方面就存在许许多多的竞争 , 当然这种竞争也包括生理结构等方面 。 下面我们以猫狗等动物的交配为例进行讲解 。
冬末春初 , 随着天气逐渐转暖 , 一些动物也开始在这个季节发情交配 , 以便到了夏季能产下幼崽 , 因为夏季气温高 , 食物比较丰盛 , 且竞争较小 , 有利于提高幼崽存活率 。
每到春天 , 无论是在城市里 , 还是在农村的房前屋后 , 亦或是在荒郊野外 , 经常能听到如同婴儿般恳切、响亮甚至是凄惨的“哭泣”声 , 这一般是母猫在发情期的本能需要和行为 , 意在呼唤公猫前来“巫山云雨” 。 后来只要是动物发情时发出的叫声 , 都被称为叫春或嚎春 , 没有季节上的限制 。

猫就是一种常见的有“叫春”行为的动物 , 但是交配结束之后公猫基本上都是一走了之 , 很少像“一夫一妻”制的企鹅那样雌性和雄性一起来抚养后代 。 并且公猫与母猫交配结束后 , 母猫都会不顾一切转身攻击公猫 , 这是怎么回事呢?
猫的发情期
众所周知 , 除了人类以外几乎所有的动物都有固定的发情期 , 猫也是一样 。 并且与狗、猪这些动物差不多 , 只要自身身体条件允许、气候环境适宜 , 几乎全年都可发情 , 而猫发情最容易判断的方法就是发出凄惨的嚎叫声 , 此外随地排尿、食欲低下等大概率是发情期的表现 。

猫繁殖能力相对较强 , 一般情况下 , 猫一年可生2~3窝 , 孕期一般为2个月 , 每窝产4~6只幼崽 , 哺乳期大约1~2个月 。 不过某一年生的多 , 下一年生的就会少 , 因为生育的次数越多导致母猫缺钙就越严重 , 健康状况就会降低 。
由于猫发情时经常在半夜发出凄惨的哀嚎声 , 对附近的居民造成一定的骚扰 , 这种现象在农村更为普遍一些 , 但是在城市小区里就要好一点 , 因为有执勤保安进行驱赶 。 而公猫是沿路撒尿来作为标记 。
而对于养过猫的铲屎官们来说 , 一定感受过猫发情时的一些恐怖场面 , 随地大小便、满地打滚或扭动身体、不停地抓地、夜晚不停的嚎叫等 。

为了避免宠物猫发情期的上述诸多问题 , 并且增加猫的寿命、减少流浪猫的数量以及降低感染猫艾滋等通过性行为传播的疾病 , 人们想到了给猫做绝育 , 但这种绝育不是像人类这样只是将属于生殖系统的输卵管或输精管结扎就完事 , 而是将母猫的卵巢拿掉 , 公猫则是像古代太监那样将两颗睾丸摘除 。
一般情况下 , 被绝育的母猫体内的分泌的荷尔蒙会大幅下降 , 基本上与发情期之前差不多 , 因此不再发情而失去发情期的一些特征 。

不过虽然母猫是通过嚎叫来吸引公猫与之交配 , 到并非是“来者不拒” 。 实际上母猫与所有性生殖的动物一样 , 有非常严格的“择偶”标准 , 那就身体必须足够健壮 , 只有在戏前“招亲比武”中胜出的公猫才有可能与她进行交配 。
猫特殊的交配行为
猫在交配过程中 , 通常是公猫咬住母猫的上颈 , 这与公鸡、雄狮很相似 , 究其原因 , 大多数观点认为这是为了防止雌性受到刺激逃跑 。

并且公猫还有角蛋白所组成的呈倒钩状的生殖器官 , 其作用与狗用于紧锁的“丁丁骨”也有点类似 , 概括起来有三点:
一是在交配过程中能够牢牢挂在母猫阴道内而难以分开 , 从而能最大限度使自己的体液传到母猫体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