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极限寿命和什么有关,理论上能活多久?听完科学家解释就懂了( 二 )



列奥那多·海夫利克在研究细胞的时候 , 发现细胞会不断地分裂 , 但这个分裂活动并非是永无止境的 , 而是会在某个次数以后不再分裂 , 甚至是死亡 。
这个细胞分裂的基础是在端粒之上 , 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 , 端粒是解决人类衰老以及癌症等重要的关键点 , 而每一次的细胞分裂以后 , 染色体上如同帽子一样的端粒就会缩短一点 , 直到它缩无可缩 , 细胞自然就无法再分裂 , 因此端粒也被人们称为是“生命时钟” 。

而在海夫利克极限里 , 科学家表示人类细胞的端粒只能够大概50次的细胞分裂 , 当超过了50次以后 , 细胞就会自动分泌出毒素 , 从而全部衰老死亡 。
这就好比人类是一个由各个零件组成的机器 , 作为零件的细胞在使用当中会产生必不可少的损耗和老化 , 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 , 零件也一定会最终报废 。

按照人类体内细胞的平均分裂周期来看 , 一次分裂大概需要花费2.4年 , 以细胞56次的分裂次数计算 , 2.4年与50次相乘 , 可以得到120岁 , 因此我们可以判断出 , 在海夫利克极限理论的支持下 , 计算出的人类极限寿命是120岁 。
同理 , 科学家们还发现鸡的细胞分裂次数大概是在25次 , 一次分裂的周期大概需要1.17年 , 则鸡的极限寿命大概是30年 。

值得一提的是 , 美国的科学家们还发现一些双胞胎虽然在长大后可能并不会居住在一起 , 有着各自的家庭 , 生活在不同的区域 , 但他们却会在相同的时间死于同样的病因 。

当然 , 这也并不是说一个人的端粒越长就越能长寿 , 科学家们发现端粒虽然与寿命有一定的影响 , 却不是唯一影响寿命的决定性因素 , 我们周围复杂的环境 , 比如疾病、不断吸入污染气体等等都可能会导致细胞提前迎来衰亡 。

并且在科学家们的实验中 , 我们也发现远比人类更加“短命”的白鼠端粒分明要比人类更长 , 平均寿命却比我们低40倍 。 而端粒比人类还要短的宫颈癌细胞——海拉细胞却能够永生 , 从1951年开始到如今 , 分裂了大概2万次左右 。 人类对于自身的研究还不算充足 , 或许要在很久以后 , 我们才能得知更多关于端粒与寿命的关系 。

巴风系数第二种则是巴风系数 , 也叫做“寿命系数” , 这是一位来自英国的科学家巴风提出的理论 。 他在经过了长期的大量研究以后 , 认为动物 , 尤其是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的寿命都与它们的生命周期有着决定性的关联 。 巴风系数的结论表示 , 动物们的极限寿命都是生长期的5到7倍 , 同时也是它们性成熟期的8到10倍 。

生长期指的是动物们生长到个体的完全成熟 , 而性成熟只是指性腺、性器官以及副性征发育完全 , 具备了正常繁衍后代的生育能力 。
比如说人类 , 通常来说男性的平均性成熟期是在12到15岁 , 女性则是11到14岁 , 并且随着时间的变化和社会的进步 , 城市和农村的青少年性成熟期都在逐渐提前 。

男性的生长期是在20到22岁左右 , 女性则更加晚 , 大概是在25岁才发育完全 。 那么按照巴风系数的理论 , 人类的寿命则是在100岁到175岁之间 , 极限寿命取最大值 , 为175岁 。 根据这个算法 , 猫的生长期大概是1.5年 , 那么它的极限寿命则为10年 , 狗的生长期是2年 , 极限寿命为14年 。

然而事实上 , 古代人的平均寿命往往并不高 , 距离现在越远的平均年龄也就越低 , 新中国成立前的我国大概平均年龄区间才只有40岁左右 , 甚至直到现在各个国家的平均寿命也根本不到巴风系数所提出的“自然寿命” 。

当然 , 古代常年发生战争 , 阶级制度的压迫也使得广大的贫苦百姓难以果腹 , 每日汲汲于生存 , 劳累与外界因素下自然而然就会早死 , 反而是统治阶层安于享乐的“贵族”能够获得长久一些 。

关于现代人的平均寿命 , 巴风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 他认为如今人类的平均寿命之所以这么短 , 可能是因为多种原因 , 比如运动量不足、消化能力的退化、生活方式的懒散等等 , 这些都是导致人类平均年龄不高的部分原因 。

同时巴风还表示 , 如果我们能够保持合理健康的生活习惯 , 拥有较好的心理状态的话 , 那么我们就有很大可能能够达到人类的自然寿命 , 即100岁到175岁 。
生命周期算法第三种名为生命周期算法 , 它是由俄罗斯两位科学家——穆尔斯基与库兹明所发现的算法 , 他们在对人类基因库进行了大量研究以后 , 发现人类的生长周期刚好就是15.15的倍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