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北洋政府卖国有点冤 山东问题没有那么简单( 二 )
这中间出现很多问题,日本出兵山东,向中国借道,可中国是中立国,中立国应该是武装中立,你打德国的租借地打到中国境内,中国就要武装抵抗 。像德国打法国的时候借道比利时,比利时也是抵抗的 。但在当时的情况,中国没有能力抵抗 。当时中国的大总统袁世凯就问靳云鹏(时任北洋军第5师师长、山东都督),如果我们武装中立的话,日本人打进来我们能坚持多久?靳云鹏说7天 。那7天以后呢?他说我听大总统您的 。那就是不能打了,但如果不武装中立的话,国际法上又有大问题,于是袁世凯用了一个变通的方式,宣布了行军区域,把山东东半部划为战区,让交战国双方行军可以通过 。
为了要回山东中国才参与一战
这些问题,袁世凯早就让保和会研究讨论过,研究的结果是不能中立一定要参战,通过战后和会才有办法挽回山东 。可见,北京政府对于巴黎和会的准备实际上是很长时间的,还为此成立了很多机构,绝对不是没有筹备,而且陆征祥长期主持筹备机构 。还有魏宸组之所以会成为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的全权代表之一,就是因为他在议和筹备处任秘书长,对筹备过程非常了解 。顾维钧也是筹备会的一员,他在巴黎和会上的发言,绝对不是即兴发言,那是多年的准备、多年的积累所致 。
联美抗日是中国参与巴黎和会的原则之一
【说北洋政府卖国有点冤 山东问题没有那么简单】还有关于北京政府对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训令的问题 。过去都知道1919年1月8日的训令,但是从陆征祥的档案看,1918年11月28日,北京政府已经打电报给巴黎,当时陆征祥还在准备出发,驻英公使施肇基、驻法公使胡惟德和驻美公使顾维钧,已经作为先头部队到达了巴黎 。当时陆征祥打了一个电报给巴黎,发布的北京政府训令,里面有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三原则,第一,普遍原则,中国跟各国力争平等,后来北洋外交基本上就是这一条;第二,中国对和会外交与美国保持一致,这是非常重要的原则;第三,跟中国无关的欧洲事项与协约国保持一致 。第二个部分是有关希望条件,中国要求修改条约,这是后来的希望条件蓝本 。第三个部分就是德奥条件 。所以北京政府训令其实非常完整,但目前大家都不知道这个训令,知道的反而是1919年1月8日训令,这其实是后来的 。那时候大总统徐世昌亲美,掌握实权的段祺瑞亲日 。徐世昌组织了外交研究会对抗亲日派,1月8日的训令是经过了外交研究会的修改,把希望条件这部分做修改,加了一条,这一条变成了亲日、亲美、山东问题争锋的关键 。这就是铁路统一问题,就是利用铁路统一,呼吁美国的门户开放,对抗日本在满蒙和山东的势力,把全国的铁路收为国际银行团一起修建,这个问题一直到华盛顿会议都不断发酵,但其实这个问题早在巴黎和会前就有 。
找到第一个训令之后,后面的情况就比较清楚 。因为有这批档案,我们过去不知道的现在越来越清楚 。为什么徐世昌要派梁启超代表团到欧洲去?其中的背景就是想要在和会期间推动铁路统一,通过跟英美的合作,以国际银行的资本压制日本 。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不算失败
关于山东问题,过去都认为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但是研究这些档案,我有新的理解 。《凡尔赛和约》的第156、157、158这三条是给了日本的权益,156条是把德国在山东原来的条约利益全部给日本,157条说德国在山东所有的财产也无偿转移给日本,158条是说一个月内日本要把所有的战车等转移 。因为这三条,过去都说中国虽是战胜国但比战败国还不如,山东要不回来 。但事实上依据陆征祥的档案可以清楚看到,美国总统威尔逊不断对日本施加压力,日本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抗争,最后妥协的结果是日本坚持和约里一定要得到德国的权益,并保证将来交给中国 。所以1919年6月28日,日本代表在和会里面口头声明,关于德国在山东的权益,日本只保留一份经济权益,所有的政治权益全部归还中国,然后美国总统威尔逊、法国总理克列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联合担保 。美国总统就认为中国不可能争回山东,这样的结果不是很好吗?可是我们过去只说那三条中国完全失败,但是事实上看到这些档案之后,中国完全谈不上失败,而且国内所要力争的保留实际上意义不大 。可是这个事情日本坚持不能用白纸黑字写出来,虽然中国代表团知道,美国各国都知道 。他们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要拒签和约?为什么要搞五四运动?可当时的情况不能讲,这是外交机密 。
推荐阅读
- 爱国诗人屈原之死疑云 自杀说未必是事件真相
- 小说《西游记》中最美的女儿国国王 红颜似水
- 慈禧说了什么话吓得奕譞几天睡不着觉?
- 大诗人白居易蹉跎仕途谜案 不畏权贵说真话
- 明成祖皇后 明成祖朱棣的得力助手
- 纪晓岚纵欲成性?纪晓岚怎么死的?
- 奇特的武侠现象 为什么小说中的江湖充满处女?
- 日本天皇靠什么说服全体国民投降?
- 孔融的故事有哪些 为什么说孔融不孝
- 日本传说最放荡的未婚女皇 用身体统御群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