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爱玩火 诸葛亮用计为何总离不开火?
古人云:玩火者必自焚 。
火,是上苍的恩赐,也是神灵的象征,只可供奉,不可亵渎 。如果用得恰当,它就是文明的使者,反之,则是野蛮的破坏 。若是用于战场杀伐,成为逞强斗狠的工具,那就必定是人类的灾难了 。
从来天命不可违,古人当然明白其中的道理,之所以《孙子兵法》十三篇,一定要将“火攻篇”放到靠后甚至再靠后的位置,无非就是告诉为将者,从来水火无情,不到万不得已,轻易不要用这种惨绝人寰的计策 。
但在《三国演义》中,很多人却与“火”结下了不解之缘 。尤其是名将,大多是玩火的高手 。纵观三国大小战役无数,“火攻”总是不离左右,即便是最著名的“三大战略决战”,最终取得胜利的关键之处,同样没有离得开一个“火”字 。
【诸葛亮爱玩火 诸葛亮用计为何总离不开火?】从卧龙被张飞的一把火烧醒开始,诸葛亮也就和火结下了缘 。第一次施计火烧博望坡,第二次火烧新野,诸葛亮的成名战火烧赤壁,到蜀国开始衰微的转折战火烧连营七百里,这场战役虽然和诸葛亮没有主要的关系,但是诸葛亮在蜀国角色转换的一个导火索 。全书开始暗示诸葛亮生不久矣的战役,火烧孟获,诸葛亮身体明显衰弱的战役,火熄上方谷 。甚至连诸葛亮临死的标志也暗寄在火上,一盏油灯 。从大火到一盏微暗的油灯,诸葛亮的一生和火联系在一起,火也成了诸葛亮人生每个转折的象征和暗喻 。
初出茅庐,面对曹操大军的到来,先烧博望,再烧新野,以一片残垣断壁和无数曹军性命换来了最终的胜利,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 。但胜则胜矣,却是不武,也非上上之策 。但诸葛亮的两把火,不仅开创了实施火攻的先河,也为后来蜀国走向衰落埋下了深深地伏笔 。
要说诸葛亮最初的这把火,也还是炉灶里的“微火”,只在炉中烧,范围不大,危害也小 。
赤壁之战就不一样了,那是一场大火 。这场大火,也是曹操惹火上身,被人牵了牛鼻子 。本来好好的,偏要听从外人的建议 。纳连环计,受诈降书,让八十万大军葬身火海,一去不归 。而其始作俑者周瑜,虽因此战成就了千古英名,却终究是不得善终,英年早逝,让人嗟叹 。
当然,这场大火也并非毫无益处 。至少,也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英明领导最好骗 。
尽管如此,曹操还是没有醒悟 。或许是曹操不谙此道,从来不知道火攻可抵百万兵的道理 。与袁绍大军对峙官渡,什么办法都用了,就是不能动得袁绍分毫 。直到许攸进入曹营,曹操才如梦方醒,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曹操终于把烧向自己的那把大火引向了袁绍的军营 。乌巢烧粮,釜底抽薪 。从此,强大的袁绍集团一蹶不振,并快速走向灭亡 。
要说烧的最厉害的那把火,无疑还是来自江东的陆逊 。可能是刘备从没尝过被人烧的滋味,为给关羽报仇,倾全国之力,大军突进,连营百里 。他不明白,大火是不长眼睛的,可以烧曹军,可以烧袁绍,同样也可以烧他刘备 。这场大火,不仅烧掉了刘备的自尊,也烧掉了蜀汉的半壁江山 。羞愧难当之余,只能在白帝城托付后事 。
这场战役,西蜀惨败,东吴全胜 。而实施这一计策的东吴名将陆逊同样没有落得一个好下场 。后来,因为参与太子之争得罪孙权,从此再也没有得到重用 。这还不算,孙权隔三差五就要派人前去大骂陆逊 。最终,陆逊忧伤过度,含恨而亡 。
夷陵之战,主公被人烧死了,诸葛亮也不想再用火攻了,可能也是觉得太残忍,恐折阳寿 。但诸葛亮后来才意识到,身处那个位置,有时也会身不由己 。
不久,南王孟获造反,诸葛亮意欲归附其心 。但孟获是个野蛮人,不通事理 。诸葛亮连胜几阵之后,却遭遇孟获的杀手锏武器藤甲军 。这些刀枪不入的玩意,没有别的办法,唯独对火很在意 。犹豫再三,诸葛亮还是不太情愿地采取了火攻 。最后,藤甲军是破了,却也是生灵涂炭,死者众多,极尽惨状 。
火都玩到这种程度,也让诸葛亮隐隐约约感到了前所未有过的恐惧和无奈 。但战场残酷,总是难以把握,后来的上方谷一战,又让魏军死伤无数,司马懿父子也差点送了性命 。好在苍天有眼,就在大火汹涌之时,却突降大雨,将火浇灭,魏军死里逃生 。面对从天而降的大雨,诸葛亮喟然长叹,天意如此,真的是不能再玩火了 。
从此,诸葛亮也就陷入了劳而无功的北伐历程 。
常走夜路,难免遇鬼 。生命垂尾之际,为延续寿命,点起蜡烛,祈禳上天 。但诸葛亮也不想想,一辈子放了那么多的火,伤害了那么多的生灵,如今这微弱烛火又怎能挽回自己的生命呢 。
推荐阅读
- 爱国诗人屈原之死疑云 自杀说未必是事件真相
- 古人更偏爱平胸 揭秘古代丁香乳更受欢迎
- 孙二娘嫁给了谁?母夜叉孙二娘与张青的爱情故事
- 爱新觉罗·褚英怎么死的?褚英有子女吗?
- 三国历史上诸葛亮北伐失败背后的战略误判
- 揭秘卫子夫是如何追逐皇帝的爱好和趣味的?
- 唐朝那些可爱的官员和好玩的事 绝对笑死你
- 薛宝钗是真的喜爱贾宝玉吗?
- 明朝皇帝为何都有打文人屁股这一特殊爱好?
- 东汉丑女孟光的爱情逆袭 成功嫁给“贤德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