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的历史教训 要学会当职场上的夹心饼干
周瑜字公瑾,由于智勇兼备,二十四岁时,便出任建威中朗将 。当时程普是江东资格最老的武将,大家尊称为程公,相对地周瑜便成为周郎 。孙策取荆州,以周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 。孙策和周瑜,成为乔玄的大小女婿,在当时传为佳话 。周瑜精于音律,每听唱歌奏乐,都能听出错误的地方 。他的长河吟,被诸葛亮弹得幽雅深刻 。令他十分不安,决心和诸葛亮一决生死 。
其实,周瑜的内心,并不是妒忌孔明的才华,才显得如此心胸窄小 。鲁肃原来是袁术的部属,因为不能重用而萌生去意 。周瑜打听到鲁肃是一位了不起的人才,赶快把鲁肃的母亲接过来,然后全力说动鲁肃来归 。不但为孙权增添了一位贤才,而且在临终时,极力推荐鲁肃 。孙权接受他的建议,让鲁肃继任都督。
他大肚能容鲁肃,却千方百计,要迫害孔明,这是什么道理?我们从他初次和孔明见面,便请孔明的兄长,同在东吴任战的诸葛瑾前来商议:“令弟孔明有王佐之才,如何屈身事刘备?”相信孔明若是和鲁肃一样,能够弃刘备而事东吴 。他也会像对待鲁肃那样,善待孔明 。说不定向孙权推荐,以孔明为都督,也很有可能 。
周瑜最大的错误,在缺乏宏大的国际观 。以为东吴可以独力抗拒曹操,不需要外力的支助 。倘若他和孔明一样,知道只有两家联合在一起,才有足够的力量来抗曹 。相信他对孔明的态度,就会比较理性,不致如此偏激 。包容、厚待孔明,对东吴和周瑜本人,都有好处 。
当然,从长远看,孙权和刘备迟早要一争高下 。这一点孙权心里十分明白,他和孔明都知道:曹操所不喜欢的人,吕布、刘表、袁绍、袁术,都已经灭亡 。只剩下刘备和孙权,曹操不可能放过 。两人联合抗曹,恐怕也是权宜之计 。将来两雄相争,看来也免不了 。
周瑜大概就是有这样的想法,所以才急于除掉孔明 。实际上凡事都需要有一个过程,许多事情真的欲速则不达,急不来的 。周瑜如果做出阶段性的计划,先和孔明合作,以后再做其他的盘算,是不是缓和一些?我们相信他也想到这一点 。只是一向十分顺利的人,往往不会顾虑这么多 。认为事不宜迟,不如当机立断,在刘备还没有站稳之前,杀掉孔明 。以免刘备势大,孔明更为难以应付 。于是想做就做,甚至于不和孙权商量,便决定下毒手 。他一定没有想到,自己反而被自己气死 。
我们从周瑜的死,应该可以推想,孙权以及他的后代,都无法一统天下 。否则上天不会这样安排,让周瑜年纪轻轻,便活活气死 。同理可以看出,孙权和刘备当中,刘备获得孔明的协助,会逐步强大 。孙权的存在,不过是联合刘备,使曹操不敢南下而已 。当然,孙权如果由周瑜的死亡,能够深一层体会其中的道理,认真地反影自省,做出合理的调整 。周瑜的死, 便很有价值,贡献很大 。可惜古往今来,特别是居高位的领导者,殊少有这样的素养 。认为周瑜早死,换上鲁肃,将来再换一个 。总是,自大不要被换掉,才是最重要的 。郭嘉的死,对曹操也是如此,悲哉,痛哉,还不是依然故我!
孙权为什么一方面表刘备为荆州牧,一方面又来讨荆州?
曹操为求离间孙权和刘备的关系,表奏周瑜为南郡太守,鲁肃为江夏太守 。周瑜原本就对孔明愤愤不平,趁机上书孙权,请派鲁肃前去封还荆州 。孙权问鲁肃:你身为保证人,知道刘备什么时候还荆州吗?鲁肃回说文书上写得很明白,得了西川便还 。孙权很不高兴,责问他说:只说取西川,至今还不动兵,不是要把人等老了?鲁肃不得已,只好再度硬着头皮,前来催讨 。
孙权如果具备良好的国际观和未来观,应该对鲁肃三番两次,为了孙刘联盟而委屈求全的表现,给予肯定和赞赏 。然而,他的脑海里,只有做强、做大的梦想,并没有做久和做得有价值的念头 。以致鲁肃的苦心,完全不加以与理会 。一心只想要讨回荆州,扩充版图 。
孔明一眼便看穿孙权的诡计,一方面表刘备为荆州牧,要刺激曹操,告诉他刘备有了地盘,看曹操怎么办?一方面派鲁肃来催讨,看刘备如何应付?这种一石两鸟的伎俩,其实并不稀罕 。谁都会玩,也都看得出来 。
刘备最擅长的,便是哭 。男人眼泪不轻弹,哭起来的力量,有时候比女人还要大 。刘备大哭,孔明趁机解释,益州刘璋是刘备宗亲,打自己人惹外人唾骂 。若是不取,还了荆州在那里安身?果真触动刘备的苦衷,哭动槌胸顿足,连鲁肃都掉下泪来 。孔明拜托鲁肃,回去报告孙权,再容一些时候 。鲁肃返回,周瑜说他又中了孔明的计策 。要鲁肃再找刘备,干脆由孙吴代攻西川 。途经荆州时,杀刘备,夺荆州,真的一个比一个更狠 。
推荐阅读
- 冬至的传统风俗有哪些 细数这些最传统的习俗
- 三国时期两位最淫艳的女人 一生都在玩弄男人
- 秦始皇为何不停开疆拓土的原因 只因自卑作祟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耶律大石是怎么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耶律大石
- 薛宝钗住所在哪里 薛宝钗最后怎么死的
- 佛教的“卍”与纳粹标志“卐”之间有何关系?
- 孔子的工资都干什么用了?
- 华夏始祖黄帝的故事
- 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十月革命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