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哪个朝代开始中国人从此丧失了血性?
美国作家海明威说过:一个人可以被消灭 , 但是不会被打败 。对应海明威这句的 , 是中国一句古话:“三军可以夺帅 , 匹夫不可以夺志” 。这一中一外的两句话 , 都想说明一个道理:一个民族真正的失败 , 不是军事上的失败 , 而是精神上的消亡 。此言可基本概况两宋亡因 , 以及“宋版华夏文明”出现了什么问题 。
人言:两宋亡于女真、蒙古之手 , 是因为“农耕文明不抵游牧文明” , 然而 , 闪耀于世的汉唐文明 , 难道不也是“农耕文明”?为什么没有沦入彪悍的匈奴、突厥之手?显然 , 宋代之所以开辟了“华夏文明被征服”的历史 , 非“农耕”之过 , 而是精神消亡的结果 。大多学者指出那是“尚武精神”的消亡 。这个原因世所共知——自武将赵匡胤拥兵自立为帝、成为宋太祖后 , 恐人效法自己篡位模式 , 遂实行“崇文抑武”国策 , 富贵须从书中求 , 从此汉人便远离了尚武精神 , 变得文弱 。
翻翻宋朝历史一目了然 , 此说确实其来有自 。人人皆谓赵匡胤“终生不杀士”是仁德之君 , 殊不知正是这位仁德之君“崇文抑武”的国策 , 造就了“汉儿之弱”、整个国家军队战斗力下降 , 以至开创了华夏被游牧民族征服的先河 。在宋朝之前 , 华夏虽遭受过“五胡乱华”等 , 但从来没有全境被外族征服过 , 游牧民族虽在汉朝时就很强大 , 但充其量与华夏族并立平行 , 不足以征服整个中国 。所以 , 从历史“承上启下”上讲 , 开创了华夏被游牧民族征服先河的赵匡胤及其子孙 , 其“贡献”也是“划时代”的 。
回顾“划时代”的宋史 , 当然不能否定赵匡胤是开创“汉儿之弱”始作俑者 , “崇文抑武”对汉人“尚武精神”确有杀伤 。然而 , 如果认为这是华夏文明自宋朝开始衰落的唯一原因 , 也不客观和全面 。不能说宋朝是个一点军事实力都没有的国家 , 也不能说宋代的将领个个没有对抗游牧悍将的胆略 , 那时也有“壮士饥餐胡虏肉 , 笑谈渴饮匈奴血”的战神岳鹏举、“三百里分麾下炙 , 五十弦翻塞外声”的文武双全辛弃疾 。北宋建国初期 , 宋军对付西夏 , 军事上是处于上风的 , 对付契丹 , 打个平手;严重不敌的 , 是女真;全面不敌的 , 是蒙古 。如果说宋军不行 , 那么先于女真便亡在契丹之手了 , 何必再等下一个虎狼之师?
可见宋军战斗力 , 是一个渐衰过程 。唱衰宋军的 , 首先不在兵道不强 , 而在民族精神的雌化 。比赵匡胤“崇文抑武”对臣民精神更具杀伤力的国策 , 是“以儒立国” 。“以儒立国”的宋朝 , 国家精神软化 , 其副作用到了南宋情况更严重 。被理学改造的儒教嬗变为“小脚文化” , 儒家文化刚的一面消失 , 原来的兵家文化不见了 , 刚柔相济的汉才变成了阴柔见长的雌化物 , 对于游牧军队 , 北宋军队尚有还手之力 , 南宋军队却已却无招架之功 , 原因就是因为经过“理学”洗礼 , 南宋军民已经整体雌化 , 遂频繁招致北方少数民族骑马南下侵袭 , 攻城掳掠尤如探囊取物 。
为什么唐朝能将华夏文明置顶、而文化登峰造极的宋却把华夏文明送入“虎狼之师”的口中?主要在于“精神失策”:儒家接受“理学”改造 , 导致国民精神全面雌化 , 汉魂失血;胡人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被割断 。而所有这些“失策” , 都是赵氏家族“防内不防外”的小算盘“得意之作” , 宋军的功能主要不是抵御外敌而是吓唬国内百姓 。宋文化及其经济成果被世界津津乐道 , 甚至一度与盛唐等量齐观 , 但是 , 单项成就毕竟不能弥补整体文明精神的损失 , 就民族精神而言 , 有钱有文化的宋人活得并不滋润 , 甚至很窝囊 。
【从哪个朝代开始中国人从此丧失了血性?】“血性消失”于宋代是不争的事实 。血之不存 , 魂将安附? 华夏文明于宋代被野蛮部落吞没 , 实属“汉魂失血”后的自取其祸 。
推荐阅读
- 揭秘:刘备在入蜀时错杀了哪个人埋下亡国祸根?
- 采石之战是哪个朝代的?采石之战的简介及影响
- 传统神话故事之哪吒闹海
- 两幅慈禧肖像留下的千古谜团 哪个慈禧更真实
- 红拂女是如何从一个歌妓侍女成为一品夫人的
- 宋朝哪个地方最容易发生爱情?
- 黄蓉向所有人问过性问题 黄蓉的性知识从哪来
- 为什么从古至今中国都是重男轻女的?
- 史上三入娼门三从良的一代忠义名妓柳如是
- 让唐玄宗从此不早朝的华清宫究竟什么样?
